宝立食品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5 17:47:07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宝立食品60317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消费需求逐步修复,但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加剧,公司继续坚持以“创意输出为本源、研发赋能为核心、生产销售为价值体现”作为核心发展模式,持续挖掘市场需求,不断完善能力拼图。在公司管理层的高效经营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900.07万元,同比增长16.31%;实现净利润31,123.66万元,同比增长35.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03.55万元,同比增长39.78%,公司的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主业方向,不断完善能力拼图,重点部署了如下工作:

  (一)创新驱动内核,行业地位彰显

  公司秉承顾客第一、品质至上的理念,以贴近市场的强大研发能力为驱动。报告期内,公司保持创新和研发能力驱动业绩成长的良性趋势。

  在新品开发方面,公司B端全年共销售超2,500种产品,其中近三年开发的产品数量占比接近60%,应用范围则覆盖了主食餐品、休闲小食、茶饮咖啡、冰品甜点等众多品类;公司C端品牌空刻意面在产品口味与品类方面继续探索。青春版系列意面口味陆续上新,新增“泰辣冬阴功”和“麻辣小龙虾”口味意面,将区域标志性辣味与意大利面进行融合创新。经典番茄肉酱烩意大利面全面升级为290g版本,为消费者呈现更浓郁的醇厚体验。

  在产品品类方面,为辐射客户多层次的产品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切入烘焙赛道,致力于提升公司产品丰富度。公司将结合烘焙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场景解决方案,实现不同品类之间的共振成长。同时在意面、速食周边领域持续探索,力争创造出选择多元化的终端客户用餐体验。随着市场认可度的进一步提升和产品供应种类的不断丰富,在公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供应链等诸多环节的持续赋能下,公司将不断突破产品边界,在新品类的产品供应上探索更多成长空间。

  在研发技术合作方面,公司报告期内与宜瑞安集团设立在上海的贸易公司宜瑞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将长期以来双方以变性淀粉类产品的供应和需求为合作基础,以技术探讨和创意激发为合作驱动的合作模式,深化为战略合作关系。宜瑞安集团是全球特殊淀粉行业的领导者和功能性食品配料及配料系统的创新驱动者,也是陪伴公司多年成长的优质供应商。在技术合作和研发创意方面,宜瑞安的全球化视野,可为公司提供全球创新新品概念。宜瑞安拥有感官质构中心,可以对产品质构差异、市场产品分析、消费者喜好调研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支持,帮助公司进行新品开发及产品升级,推出迎合市场需求和引领市场潮流的产品。

  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创新实力和迅速响应的贴身服务能力,在连锁餐饮企业客户、食品工业客户等为代表的众多B端大客户中,稳居核心供应商行列。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核心客户“厨务委员会”席位,研发创新实力获得客户进一步验证;在C端速食意面的细分领域市场,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地位。空刻意面“618大促”全周期全网销售额超过1亿元,在天猫、抖音、京东三大平台上实现连续3年“618大促”期间意大利面类目TOP1,并获天猫平台方便面/拉面/挂面/轻食面类目TOP1。双十一全周期线上全平台销售额突破1.4亿元,天猫平台连续2年粮油米面/速食类目行业TOP1,天猫、抖音、京东三大平台上实现连续4年意大利面类目TOP1。

  (二)完善业务布局,丰富产品矩阵

  公司成立至今,一直聚焦于食品调配料主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产品从单一的粉类复合调味料逐步发展到酱汁类复合调味料,并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完善了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原材料的研发应用和加工处理能力,阶段性完善了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业务板块布局。

  在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和消费场景的叠加迭代的背景下,公司定位成为行业领先的食品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符合下游市场的需求趋势。公司发掘到现有业务模式中烘焙领域的增量业务机会,通过嫁接烘焙产品消费场景,进一步完善公司可提供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增加客户的选择面。

  (三)整合供应链资源,探索共赢新模式

  公司在业内深耕二十余年,开拓了多维的供应商渠道和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在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供应链深化合作的新方向,旨在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深化合作的壁垒,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打造共生共赢新局面。

  公司对内积极整合供应链资源,通过内部主体单元化、模块化的精准定位,优化供应链效率和水平。报告期内新设广西宝硕进行产业链上游的延伸发展,在保障公司香辛料等重要原材料需求的同时,同步挖掘上游市场先机。在报告期内公司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整体需求为采购目标,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提升整体议价能力,优化采购成本。同时公司开展原材料相关业务的贸易业务,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在供应链环节增加成本节约的空间。

  在互惠共赢的方针指导下,报告期内,公司与重要客户百胜中国的间接全资子公司环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胜公司”)达成股权合作,环胜公司最终以14,300万元人民币增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宝立,增资后公司持有浙江宝立60%股权,环胜公司持有浙江宝立40%股权。公司和百胜中国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在食品行业和餐饮市场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各相关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方在产品开发应用和市场深耕开拓过程的合作纽带关系。本次增资扩股将助力于公司切入中央厨房业务,完善餐饮供应链行业布局,顺应食品安全监管日趋严格的行业趋势并满足下游市场日益增长的整体解决方案类产品需求。通过为客户提供标准化、集约化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强化公司供应链能力,以期凭借更快速的响应和更贴身的服务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的长效发展。

  (四)持续优化产能布局,突破产能瓶颈限制

  近年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缓解产能不足的供需矛盾,公司着眼全国范围积极进行产能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并结合公司长期发展需要和整体规划等因素,为了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嘉兴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及“信息化中心建设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变更投向山东宝莘募投项目使用。山东宝莘的投建是继公司2018年在山东省莘县投建子公司山东宝立后又一次在华北地区布局的产能基地,预计该工厂2025年可实现投产,届时将为公司重点补足复合调味品的产能缺口。

  在报告期内新设成立上海宝晏子公司,定位为专业化的烘焙工厂,以满足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对烘焙类产品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经过上半年的高效筹建,上海宝晏于2023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销售。

  香辛料和农产品资源为公司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原来料环节的精准把控有助于公司优化成本空间,降低供应链风险。广西玉林市地处华南,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进出口香料集散地、香料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考虑到公司在华南地区缺少产能规划,遂在2023年11月于玉林市新设成立全资子公司广西宝硕,积极推进华南地区的产能布局。目前广西宝硕工厂尚在筹建中,建成后将发挥利用香辛料及当地丰富的水果资源,协同主业发展。

  (五)肩担社会责任,屡获各界殊荣

  公司作为食品研发及生产、销售企业,一直在民生保障领域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价值。公司自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以来,更为重视身为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时刻将食品安全警钟长鸣,以己之力关系国计民生。

  公司及子公司潜心经营,关注食品安全并大力推动品牌建设,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获得各界的认可与勉励。2023年度,公司及子公司获得主管部门颁发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民营企业纳税100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民营企业产值100强”、“科创先锋企业”及“发展进步企业”等诸多荣誉。公司C端品牌空刻意面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年度新秀奖”、南方周末“2023年度新锐力品牌”和斩获人民日版主办的论坛的“2023中国品牌创新案例”等奖项。

  公司在已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下,将继续砥砺前行,不负责任使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细分行业为食品制造业(C14)中的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代码为(C146)。

  (二)行业发展状况

  1、调味品行业概述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食品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调味品在食品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消费者一日三餐的必需品,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根据《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调味品可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酱类、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及火锅调料等。根据产品成分,调味品可分为基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

  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历史悠久,1970年前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1971年至1991年行业规模开始快速扩张,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规模扩张较快,但调味品品种相对较少,大多以小型作坊为主;1992年至2004年,调味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至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规模效应显现,区域性品牌开始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全国市场;2005年至今随着行业标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完善,我国调味品市场进一步整合,行业向多样化、便利化的方向发展。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1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为4,594亿元,2014年至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50%,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2、复合调味料行业市场情况

  基础调味品是指仅含一种主要原材料的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则通常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基础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制作,从而得到满足不同调味需要的调味品。随着居民的消费升级,我国调味品行业向着“基础调味品-复合调味品”的演变路径,产品趋向复合化。复合调味品可实现多种风味的调配,使用便捷而且味道丰富,引领了很多饮食方面的潮流。根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约49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1,5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3%,明显高于同期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该市场规模达2,032亿元。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调味品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和依法行政、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企业遵循行业规则进行自律经营的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管理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起草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行业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制定行业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全国调味品领域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中国调味品协会和各地调味品协会等作为行业内自律性管理机构负责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

  (1)主要法律法规

  (2)重要行业政策

  国家各项行业政策对于食品行业做出了各层面的规范要求,有利于促进调味品行业和食品行业向着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建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和发展环境。

  202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2023年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推动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有效开展,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跟踪评价工作聚焦重点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食品安全标准,聚焦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夯实标准制定修订基础,提升标准工作针对性、有效性。

  2023年3月16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资源,明确发展方向和培育优先级,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

  2023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提到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为食品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持续以贴近市场的强大研发能力为驱动,致力于为餐饮企业、食品工业企业与家庭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等。

  公司在复合调味料领域深耕多年,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断将国际经典风味引入中国市场,持续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除复合调味料外,公司产品应用和类别逐步扩展,推出各式风味的轻烹料理酱包、轻烹料理汤包等轻烹解决方案以及果酱、爆珠、晶球和粉圆等多款饮品甜点配料。目前公司研发和生产的产品覆盖了裹粉、面包糠、腌料、撒粉、调味酱、沙拉酱、果酱、调理包、果蔬罐头、烘焙预拌粉、即食饮料等十余个细分品类,每年向客户提供数以千计的单品。

  公司始终秉承顾客第一,品质至上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HACCP体系等认证,达到国际化安全和品质标准。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好评。

  此外,公司把握餐饮市场趋势,积极与创新型供应链和互联网食品创意食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其提供定制化研发服务和高质量产品,帮助众多新兴品牌实现了产品端和品牌端的全面优化,公司亦逐步提升为以创意输出为本源、研发赋能为核心、生产销售为价值体现形式的专业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商。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中心负责采购原辅材料、包材、设备等。公司产品品种丰富,所需原辅料品类较多,主要包括果蔬原料、调香调味类、香辛料、面粉、淀粉及米粉、液体香料及色素、生鲜肉类和专用内包材等。

  目前,公司对原辅材料的采购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模式。公司销售部会根据客户的采购计划或实际订单信息录入并生成系统订单;生产计划中心依据系统订单和产品配方计算所需原材料数量,根据原材料需求量和库存量分析确认各类原材料采购量,制定具体采购计划;采购中心向合格供应商下发订单并及时跟踪。采购产品到货并经公司品控部验收通过后入库。

  在原材料采购价格方面,公司主要通过招标、询价或协商谈判等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对面粉淀粉类、油脂类和糖类等主要大宗原料,公司也会结合市场行情,对预计价格上涨的原材料与供应商提前达成协议,提前确定采购价格,分批进行采购。

  2、生产模式

  目前公司拥有位于上海松江、上海金山、上海闵行、山东莘县和浙江嘉兴五个生产基地。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系统订单生成后,由生产部根据订单交期要求及各生产基地生产线的产能分布安排生产计划,下发给各生产基地,各生产基地根据其生产计划安排本厂的具体生产计划单以组织生产。公司品控部现场人员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检验合格后成品入库。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分为直销和非直销,其中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直销模式收入占比超过80%。具体如下:

  (1)直销模式

  在直销模式下,公司客户主要系国内外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公司为该类客户提供新品提案与研发、产品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等整体解决方案,该类客户为公司产品的终端用户,最终应用到食品的调味。

  公司下属厨房阿芬及其子公司空刻网络以电商模式为主,主要通过电商直营的方式对外销售,如公司在天猫、淘宝、京东、抖音和小红书等第三方线上平台设立自营店铺,通过自营店铺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商品。

  (2)非直销模式

  公司非直销包括经销商、贸易商、指定采购客户和餐饮供应链客户、代销等。具体如下:

  1)经销商和贸易商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公司部分通用产品还采取经销模式,以便服务当地小型餐饮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向经销客户的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根据对经销客户的管理力度不同,经销客户又可分为经销商和贸易商。

  除电商自营模式外,厨房阿芬及空刻网络还主要采取线上经销和线下经销的模式。线上经销是指将商品销售至线上经销商,授权线上经销商自行通过其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店铺、自媒体或社区团购等渠道向消费者销售,线上经销商向终端消费者销售的物流主要由厨房阿芬或空刻网络代发。线下经销是指厨房阿芬通过线下经销商最终销售至商超用于线下实体店销售。

  2)指定采购客户和餐饮供应链客户

  餐饮供应链公司主要为餐饮经营企业提供食材采购、加工制作、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的企业。部分境内外餐饮连锁企业为提升经营效率,委托第三方餐饮供应链公司为其提供原材料采购、物流仓储和货款结算服务,因此以上餐饮连锁企业指定相关的餐饮供应链公司与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而产品规格和价格系由公司与终端餐饮连锁企业确定。以上与公司直接合作的由终端餐饮连锁企业指定的餐饮供应链公司即为指定采购客户。

  除上述外,部分餐饮供应链公司向公司进行自主采购,不受最终餐饮企业指定,其采购产品主要服务于加盟为主的餐饮品牌旗下主体,即为公司的餐饮供应链客户。

  3)代销模式

  除电商自营和经销模式外,为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厨房阿芬与天猫超市等电商平台签订销售协议,通过线上平台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并约定商品所有权自终端消费者下单付款且确认收货后方转移,该模式即为代销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设有专门的研发部,围绕调味品的口味、生产工艺和流程等,开展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分析检验、工艺设计等工作。公司研发团队具有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对餐饮市场和终端消费者持续追踪和分析。此外,公司为研发驱动的食品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商,积累了大量的配方数据,可以在经典配方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市场口味变化传承创新,现已形成强大的技术经验壁垒,能够根据市场和消费者偏好及时转化推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二)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为餐饮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提供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的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在复合调味料领域具有先发和品牌优势。近年来,公司凭借贴近市场的强大研发实力、及时响应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已与国内外各大餐饮连锁企业及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丰富的产品系列和先进的工业化生产能力

  公司生产产品覆盖类别丰富,包括裹粉、面包糠、腌料、撒粉、调味酱、沙拉酱、果酱、调理包、果蔬罐头、烘培预拌粉和即食饮料等十余个细分品类。公司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具有先进的工业化生产能力,能够及时迅速将研发新品从试样生产到工业化生产。

  (四)食品安全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秉承顾客第一,品质至上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HACCP体系等认证,达到国际化安全和品质标准。公司成立初期即面向百胜中国等知名国际餐饮集团,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稳定的产品品质和良好口碑成为公司业务开展的坚定基础。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特点,构建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严格的检测制度。

  (五)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公司管理层对行业拥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实践经验。公司核心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在食品行业耕耘十年以上,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公司持续吸纳优秀人才,并成功建立了经验丰富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销售团队。

  (六)优秀的数字化分析和驱动能力

  公司一直坚持打造数字化企业,并以数据驱动作为重要的决策支撑,目前已拥有一支优秀、专业的信息和数据分析团队,通过搭建数据中台以实现数据的收集、沉淀、管理、分析、反馈,从而实现对生产经营的充分赋能。

  (七)多维度的综合化供应链管理能力

  公司持续致力于建设综合化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体系。目前已经围绕核心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构筑起了包括采购资源整合能力、柔性生产管理能力、标准质量控制能力以及精准化数字营销能力在内的多维度能力架构,均衡、全面的供应链能力拼图可助推企业形成了多元竞争壁垒,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竞争。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900.07万元,同比增长16.31%;实现净利润31,123.66万元,同比增长35.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03.55万元,同比增长39.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1,915.07万元,同比增长12.66%。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190,021.39万元,比年初增长24.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5,241.46万元,比年初增长19.90%。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复合调味料

  复合调味品近年来发展迅速,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为4,594亿元,2014-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8.50%。2021年,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为1,588亿元,占调味品行业的34.57%,对比2014年提升9.36%。我国复合调味品2011-2021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0%,高于同期调味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增速。

  从行业竞争格局上看,目前我国复合调味料细分赛道众多,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随着消费者对调味料口味、应用场景多样化的需求,复合调味料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的口味丰富度不断提高。在复合调味料领域,公司系国内较早为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提供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裹粉、腌料、撒粉等粉体类复合调味料以及调味酱、沙拉酱等酱汁类复合调味料。公司深耕复合调味料领域,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与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定制化的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公司已成为百胜中国、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达美乐、圣农食品、泰森中国和正大食品的长期和核心复合调味料的供应商,公司在复合调味料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

  近年来,公司在原有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客户基础上,通过贴近市场的强大研发能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营销渠道的建设完善,产品类别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现已切入轻烹解决方案、饮品甜点配料等市场前景较好的细分领域。

  公司轻烹解决方案产品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方便食品,除了烹饪简单便捷外,轻烹解决方案产品更加讲究饮食营养和质量,重视菜肴的口味和鲜美,种类更为多样。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方便食品的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从产品品类上,包括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自热面和冲泡系列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司报告期内开始试水烘焙业务,尝试为客户提供更多元的产品组合。2000年后,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的变化,具备营养健康、快捷多样等优点的烘焙食品在我国快速发展。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烘培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853亿元,同比增长9.7%。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及餐饮消费结构调整,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18亿元,2022-2025年的CAGR为7%。

  在现制茶饮方面,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现制茶饮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9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7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7.23%,近年来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全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恢复3年复合增长率近20%的水平。至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

  因此在以上新布局领域,公司将持续致力于高品质产品的研发创新,研究市场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行为变化,贴近市场,充分挖掘客户需求,精准进行市场定位和新品研发规划。根据欧睿国际发布2023年意面品类零售渠道销量统计,空刻意面连续3年(2021年-2023年)全国意面零售额第一。目前公司所拥有的“空刻意面”在细分市场已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宝立客滋”等品牌也凸显品牌效应,未来随着品牌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及经营业绩增长,公司行业地位将得到巩固及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1、以战略目标为核心,坚持产品创新驱动

  公司将以“连续创新、贴心服务打造行业口碑,提升人民大众的生活品质”为使命,聚焦研发领域的创新,把握产品创新驱动因素,持之以恒地为餐饮企业、食品工业企业与家庭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2、聚焦主业,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将一如既往地聚焦主业,着力于产能储备、产品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以更好地顺应市场变化趋势及客户需求,同时也希冀于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将产品嵌入式地融合入消费端各类应用场景。公司将继续发挥全环节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条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切换服务思路,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丰富的品类适用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引领大众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升级,稳步提升公司品牌的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

  3、坚持双效统一,打造领先食品集团

  公司将一直秉承质量为先、精细化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为契机,适时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的并购整合,从而在企业管理、产业融合上内外并举,力争及早实现打造领先食品集团的远大愿景,在发展中为社会和行业做出积极贡献。

  (三)经营计划

  1、业务发展更上层楼

  2024年度,公司将继续拓展能力圈层,覆盖更广阔的业务板块,深度渗透主业相关领域,以稳健的市场表现和成长性的增收幅度稳固市场地位,进一步聚集市场份额。

  (1)产能建设及储备方面

  继续推进现有规划产能的建设和落地,匹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打破产能瓶颈限制。华北地区推进山东宝莘募投项目建设,争取在2024年度完成建设期目标成果,将公司复合调味料产品产能储备提升至新阶段。华东地区加快上海宝晏烘焙工厂的订单积累和产能运转,研发端和产品端加强与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及甜点小料产品的协同,提高客户转化率和增加客户黏性;重视华东市场订单贡献,缩小客户服务半径,在2024年3月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人民政府已签订《土地出让意向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项目进度,尽快参与招拍挂程序并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签署和项目建设的启动。华南地区落地广西宝硕的建设规划,深度调研上游原材料市场机遇,做好香辛料等重点原材料资源与公司主业的衔接。

  (2)产品出新和渠道搭建方面

  继续坚持研发创新为驱动的理念,以前沿的研发实力推动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满足市场不断求新和多元化的需求,在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不断渗透,扩大业务辐射广度和深度。在B端市场秉持贴身服务的理念,定制化产品与通路产品并举,积极拓展直销新客户和发展经销渠道,通过多样性的产品和贴合服务的叠加组合提高订单渗透率,提高中央厨房服务的客户广度;C端市场重视捕捉消费新动向和新品研发,丰富产品层次和品类,细化不同消费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2、精细管理助力提效

  (1)搭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公司始终秉承顾客第一,品质至上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HACCP体系等认证,达到国际化安全和品质标准。公司将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建立食品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为客户和市场提供安全、健康、可溯源的产品。

  (2)组织优化提高效能

  精细化的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效率,借助扁平化的管理体系和机动性的灵活打法助力公司效率提升。2024年公司将深化组织优化,降低沟通成本和畅通汇报机制,提升团队协作水平,通过更直接、更扁平、更灵活的管理路径抬升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升效能。

  (3)探索常态化的激励机制

  优秀人才储备是公司不断发展的重要关键。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员工数量也不断攀升,其中年轻化的团体增长尤为明显。公司向来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重视,一直致力于为员工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公司将在现有的优渥条件下,继续探索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将公司前景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激发员工能动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1)食品质量控制出现疏漏或瑕疵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食品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与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善、科学的原材料选择、评估与检验监督机制,并有效实施,同时主要供应商也均按公司要求建立了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出最终产品的过程中,采购、运输、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中均可能产生涉及食品安全的因素。若公司在上述环节中因质量控制出现疏漏或者瑕疵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将对公司的信誉和产品销售会产生严重影响。

  (2)食品安全标准变化的风险

  随着我国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能不断更新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与规章,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标识与标签标准的要求。公司需要根据新规定、新标准快速取得相关认证、修订相关产品企业质量标准,调整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并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进行重新检测,确保所有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标准均符合销售地区的食品安全相关规定。若公司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及时根据行业最新要求调整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流程和食品标签,完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最新认证,则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技术风险

  (1)新产品开发与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复合调味品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也正在吸引包括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其他调味料企业纷纷进入,由于复合调味品行业产品系列较多,消费者口味及受市场追捧的热点更新换代较快,并且终端消费者对食品、调味品的口味、营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对供应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公司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发的新产品也面临市场认可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挑战。公司的产品开发存在市场调研、立项、开发、产品测试和评审、试产和客户确认等阶段,目前公司部分新产品尚处于培育期,若公司创新方向出现偏差,未能准确判断受市场追捧的热点趋势,未来推出的产品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推广与销售没有达到预期,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配方与生产工艺失密风险

  核心技术配方和生产工艺是决定复合调味品口味及质量的关键因素。公司在复合调味料深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产品自主创新理念,通过不断摸索、研究、总结和积累,目前已经掌握了诸多核心产品的技术配方和核心工艺,并且开发出了各类口感好、品种稳定、能够满足客户各种定制化需求的细分系列产品。公司已制定了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并通过各种相关措施予以保障。若未来公司的保密制度和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可能导致核心技术配方与工艺失密的风险。

  3、经营风险

  (1)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果蔬原料、调香调味类、香辛料、面粉、淀粉、液体香料及色素、生鲜肉类等,上述原材料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受到天气、产地、产量、市场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受此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采购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虽然公司可根据原材料价格变动适时调整产品价格,适当转移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但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供求情况发生变化或者价格产生异常波动,而公司对客户端的产品销售价格不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

  (2)主要客户流失的风险

  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71%、27.78%和31.09%,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百胜中国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1.03%、13.99%和16.63%。公司与百胜中国合作关系持续稳定,始终为百胜中国提供优质畅销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但若未来百胜中国或其他主要客户减少订单或终止合作,公司存在短期内无法成功开拓其他大客户的风险,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10
宝立食品
击败了54%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13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058.61万股,占流通A股25.5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7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