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智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5 22:03: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三丰智能300276)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发展状况

  按照广义的行业分类,公司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装备制造业;细分属于先进制造业内的“工业自动化”子行业;具体业务主要围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展开布局,包括智能输送系统集成、汽车智能焊装系统集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仓储系统集成、高低压成套及电控设备及其它业务等。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内消费也不断升级,并带动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升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国内对于工业制造设备的投资需求非常大,与此同时国内工业自动化装备、智能化装备的投资需求相应的也很大。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我国工业增加值逐年递增,这为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当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工人的增加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规模扩张的速度,用工难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的困扰。用工难问题也使得工业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迫使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设备,以抵御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扩大了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需求。另外,当前我国能源和环境现状也促进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国,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成为了我国工业的必然选择。然而,与传统生产线相比,工业自动化产线原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优势较大,有助于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因此工业自动化发展必不可少。

  (二) 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技术水平及竞争优势

  随着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公司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贴合用户的需求,将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有机整合,提供完整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自身定位为工业自动化转型方案供应商,多年来在系统集成技术、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凭借较强的项目总包能力跻身行业第一层次梯队。

  公司围绕工业自动化转型在装备层面的需求潜心研发,注重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通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和丰富产品线,并融合了信息技术领域的网络、计算、存储和智能应用的核心能力,为企业提供安全、实时、灵活的工业现场本地数据处理解决方案。在汽车、工程机械等下游应用领域,公司的“汽车数字化车间工艺规划与仿真技术”、“乘用车底部柔性合装系统”、“汽车底盘分装线柔性磁浮拧紧系统”等产品仍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占有率优势。在智能焊装领域,公司的“新能源电池模组装配焊接生产线”、“全自动超声波焊点质量检查系统”、“基于5G通讯技术的智能装备检测系统”等产品的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在智能仓储领域,公司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流仓储智能在线盘库与货架检测系统”等产品的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公司的“高精度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AGV及输送系统”、“基于CPS混合供电技术的多车联动重载移动机器人系统”等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多年来公司还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及时周到的服务,赢得了众多优质客户的认可,积累了覆盖全国的客户网络,打造了业内知名的品牌,形成了品牌优势。通过大型项目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培养了精干的人才团队,形成了项目经验优势和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作为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从事相关定制化、个性化研发制造工作,是国内最早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之一。重点业务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客户主要为汽车整车制造及工程机械相关企业,需求较为多元化,对服务能力全面性、集成整合能力的要求高,其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对供应商的品牌、规模、资质、经验、技术能力及业绩有严格的要求,并倾向于选择有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完善的供应商,以保证生产线运行、维护、升级和改造时的稳定性。对此,公司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能够动态把握客户对于智能化建设的技术需求及发展趋势,根据客户的业务模式和生产特点,为客户定制差异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相对于国内多数系统集成商,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制造装备,满足制造过程中多个环节的需求。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凭借深厚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项目发经验,成为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首选供应商,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众汽车、上汽自主系列品牌、比亚迪002594)、长安汽车、广汽、三一等高端优质企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及装备的供应商与综合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仍是从事工业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及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与运维服务,具体业务包括以下五大板块:智能输送成套装备、智能焊装生产线、工业移动机器人及智能立体仓储系统设备、高低压成套及电控设备、智能停车设备及油品贸易等其它业务。

  1、智能输送成套装备

  公司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输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乘用车底部柔性合装系统、汽车底盘分装线柔性磁浮拧紧系统、自行小车悬挂输送系统、摩擦输送系统、板式输送系统、滑撬输送系统、滑板输送系统、地面链式输送系统、物料悬挂平移输送系统、升降及翻转系统,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军工、农机等行业。产品可实现自动输送、自动升降与翻转、自动送钉与拧紧、自动积放等功能,并具有智能控制、精确定位、混线生产、故障报警与自诊断、与管理层设备的联网通讯、远程监控、远程运维服务等特点。

  2、智能焊装生产线

  公司提供集工程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装配集成、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焊装生产线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电池模组装配焊接生产线、汽车侧围智能焊装生产线、门盖智能焊装生产线以及车身智能主焊线等,产线业务覆盖汽车白车身焊装的全工艺流程。公司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汽车智能焊装装备整体设计及全面集成技术、工业机器人全领域应用技术、数字化工厂(车间)的工艺规划仿真及虚拟调试技术、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车身焊装质量智能检测技术、柔性化白车身总拼技术、工件输送浮动定位技术等,涉及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等多个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汽车制造行业是当前自动化应用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最成熟的领域之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顺应节能减排政策,新能源车身轻量化趋势引领技术革新,驱动原有生产线的智能升级改造和新建制造智能生产线的产能扩张,催生汽车装备升级新需求。

  3、工业移动机器人及智能立体仓储系统设备

  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智能物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AGV自导引小车、RGV地面智能小车、智能立体仓库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家电、医药、化工、造纸、烟草、家具、仓储物流、电子等行业。

  4、高低压成套及电控设备

  公司为各行业提供高低压成套及电控设备,主要产品包括:高压开关设备、预装式变电站、低压开关柜、配电柜、动力柜、PLC控制柜等。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明显加快,对工业配电自动化和民用配电智能化需求的加大,公司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5、其它业务

  公司所从事的其它业务还包括:智能停车系统集成、油品贸易、智能制造系统相关配件和维保服务等。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向工业企业提供智能焊接产线、智能输送与物流等成套系统设备,以满足客户稳定高效地进行生产制造的需求。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公司开展方案设计、加工制造、组装集成等业务流程为工业制造等领域客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及相关配件,并通过各个细分业务匹配客户需求,获得整体持续业务机会。以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为主线,互相促进、提升客户关系,形成良好的业务循环,以此持续围绕客户挖掘业务需求获取营业收入。公司处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性能要求高、实施要求严格。因此依托客户、技术、经验、人才等方面的行业门槛和竞争壁垒,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形成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满足“智慧工厂”需求的产品体系,多维度覆盖客户多样化需求

  智慧工厂是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使管理者清楚掌握产供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从而实现工厂的高效、节能、环保和人性化。智慧工厂通常包括智能仓储、 智能物流、智能车间、智能品控、信息集成、追溯管理等模块。 公司将自身定位于“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围绕“智慧工厂”的需求打造业务板块,已在智能物流、汽车 智能焊装、智能仓储、信息集成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产品品种更加齐全。公司的业务板块和服务能力日益完善,几乎能全面覆盖“智慧工厂”的各个环节,形成业务闭环,真正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可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工厂(车间)的工艺规划与仿真,基于工业互联网、5G技术的工厂信息化控制,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数据采集 系统(SCADA)的柔性排程等功能,成为目前国内少数能为智慧工厂提供集仓储物流、焊接加工、智能控制于一体的全面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业务技术相比仅专注于单一产品体系的竞争对手更具“柔性化”,更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整车生产领域,公司掌握自主研发的相关核心技术,具备多维度产品体系的制造与服务能力。

  2、重视研发与技术提升,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始终以技术提升与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高度重视研发与创新工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产品的技术竞争力越来越强。

  (1)持续保持较高的创新投入。在设计创新投入机制时,将研发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管理,保障研发创新所需的资金到位,以投入促产出,推动创新成果可持续供应。

  (2)加强研发队伍建设。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大胆启用新人,让一部分有潜力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公开招聘研发人才,起到了补短板、激活力的作用;三是建立了新入职大学生的传、帮、带机制和培养规划,包括培训、跟踪、考核等, 使新入职的大学生快速成长;四是提高研发队伍的地位和待遇,明确责任,让进入技术中心的员工有荣誉感和使命感。

  (3)加大研发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力度。依托公司与高校共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凭借政府支持,搭建了关键技术 研发的测验检测共享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岗位”,以及和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国内设计院所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交流渠道与合作关系,提升了技术研发的理论高度,有力支撑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三丰智能及子公司技术中心已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也是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结果,也是对公司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与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的肯定。后期公司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强化技术创新投入,充分发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公司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4)完善激励机制。合理制定创新研发人员的绩效机制、分配机制,有效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优秀的管理和员工团队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型企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人才需求层次高等特点,面对未来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态势,公司给管理和员工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确立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氛围。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企业的凝聚力更强。

  (2)对中层干部岗位进行公开选聘,通过分阶段考核为员工晋升提供判断依据,对暂时考核未达标者,作为储备干部培养,调动了多方的积极性。

  (3)将团队建设目标贯穿到各部门和各子公司,计入相关分管领导的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将引进与培养优秀员工和团队作为各级部门和领导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针对技术、销售、项目管理等重要岗位,做到后继有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合同订单交付质量

  公司长期作为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商的重要供应商,积累了大量先进工艺技术应用案例,并通过进一步自主研发,各类主要技术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多年来坚持以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为主战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经验,使得公司能够深刻理解此类客户的行业特点和业务属性,准确把握客户需求,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众多大型项目的历练和积淀,公司形成了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公司还通过将七个项目部和生产部确立为独立核算单位,赋予项目部更大的权限和职责,使项目管理更加扁平化,调动了项目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提升了合同订单交付的质量。

  5、与优质客户长期合作,是众多知名汽车企业的稳定合作伙伴

  公司客户为汽车制造及供应链相关企业,对于产品的技术、质量和工期等方面要求较高,其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因而对供应商的品牌、规模、资质、经验、技术能力及业绩有严格的要求,并倾向于选择有长期合作关系、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完善的供应商,以保证生产线运行、维护、升级和改造时的稳定性。多年来,公司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汽车制造智能化解决方案设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凭借强大的工艺设计能力和制造保障、丰富的项目经验、优异的产品稳定性和完善的售后响应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广泛的客户基础,收获了包括上汽集团600104)、一汽集团、 东风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陕汽集团、中国重汽000951)、江淮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601633)、奇瑞汽车、宇通客车600066)、 比亚迪、三一重工600031)、徐工集团、柳工000528)集团、中联重科000157)等一批优质大客户的好评和信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效应以及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逐渐成为众多客户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智能装备供应商。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3,506.51万元,同比增长3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2.65万元,同比增长104.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损益后的净利润1,052.10万元,同比上升101.98%。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经营管理方面

  2023年度,公司按照董事会、股东大会的要求,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稳为基调,稳中求增、稳中求好;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拓展大客户市场销售,完善新品开发,强化质量管控,精益降本增效,推进数字管理,提升组织效能;实现更稳健、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的总体经营思路,积极应对市场变幻的大环境,全体员工上下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围绕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各项工作。

  (二)业务拓展方面

  2023年度,公司与大客户合作持续深化,提供产品品类不断丰富,由满足客户需求到拓宽与引领客户需求;公司智能物流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同时,公司在巩固深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了与境外市场优质客户的合作,凭借产品技术、质量和品牌优势,积极向汽车高端制造的欧洲市场纵深拓展。报告期内,公司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集团 Stellantis形成紧密合作关系,陆续为其法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多个地区的汽车工厂提供白车身智能化焊装解决方案和装备产线,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这是公司迈向海外市场、探索全球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开端,为未来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研发创新方面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始终重视技术研发,保持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快速的产品和技术更新能力,以雄厚的技术积累满足下游客户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目前,公司已在技术团队、技术创新、协同开发、技术合作、技术储备、生产工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优势,保证公司技术与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积极开展与高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借助外部机构的智力及人才优势推动公司综合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多车型柔性可重构汽车焊装生产线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 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上海唯一获得该年度科技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汽车焊装类科研项目。2023年度,公司还获评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工信部示范工厂、湖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试点示范企业、湖北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等荣誉称号。

  本年度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投入 6,456.4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3.72%,较 2022年增长12.58%。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是公司产品技术不断提升和新产品不断推出的基础,保证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方面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报告期内,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不断规范,绩效管理方式持续优化。加强激励制度建设,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公司持续选拔和吸收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通过部门培养制、参与重点实施项目等方式,提升重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快速成长为满足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需求的核心骨干,为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储备保障。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 4.0时代的到来, 智能装备行业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竞争的新焦点。首先,在政策层面,各国政府对于智能制造产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例如,中国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美国则通过《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项目来支持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这些都为智能装备行业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并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全球范围内对智能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一方面是因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需求迫切,需要更多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来进行生产流程改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并带动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需求快速扩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3D打印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将给智能装备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在技术进步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到智能装备行业中去。这不仅提高了现有产品的性能指标,还催生出许多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比如基于深度学习的质量检测系统、利用机器视觉实现精准定位导航的AGV小车等等。它们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开支,有力地促进了整个产业链条向前向好发展。

  2023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整体表现强劲,并呈现出多个积极的发展态势。中国汽车产销量在 2023年分别达到了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了11.6%和12%,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回升以及国家一系列促进消费和稳定增长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产销分别完成了958.7万辆和 949.5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35.8%和37.9%。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了31.6%。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高。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显示出市场活力、技术进步和国际化布局等多个方面的积极迹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目标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集成供应商,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未来各领域的制造业都必将步入智能制造的新时代,其中孕育着无限的商机。新能源汽车及其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下游应用领域,努力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

  公司将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保持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技术创新是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计划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公司把握市场机会,延伸产品服务范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利用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线设备和解决方案。

  (三)2024年经营计划

  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民族品牌,做行业龙头”的初心使命,稳步推进各项工作,2024年的工作重心主要有4个方面:

  1、市场方面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经验,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下游行业应用领域。公司将继续依托现有的头部车企客户资源优势,实现公司产品新的应用场景。2024年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公司拟围绕汽车智能焊装业务的战略方向,积极拓实、拓宽销售渠道,公司将在现有产业规模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及战略规划,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市场开拓及市场应用,把握机遇,加快市场布局与多领域拓展。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推进业务多元拓展,寻求新的赛道和利润增长点,为公司股东创造价值。

  公司将健全和完善营销体系,开拓及巩固公司客户资源。公司加快布局区域化营销网络的建设,更能专业性服务于客户及当地市场,通过技术交流、参加行业论坛及展会,实现区域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直接、高效与客户开展工作。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形象以及知名度,增强客户合作粘性,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研发方面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储备的自主可控和弹性扩展能力。公司将围绕业务战略、客户需求、场景需求,加速各产品领域的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促进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的研发氛围。

  3、人才方面

  为配合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及各项具体发展计划的需要,公司将从以下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系统:一是制订合理的招聘计划,引进管理、研发、营销人才,实现员工的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二是优化薪酬与福利政策,完善考评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三是加强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培育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提升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公司业务扩张和人员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管理效率提升对公司来说是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其中信息化建设将为公司提升信息安全的同时,提升各项工作和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生产,深度融合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力争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公司将不断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完善IT系统的全覆盖,强化公司运营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四)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1、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的风险

  受国际政治局势变动、全球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不可避免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产品需求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若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不及预期,将对上游产线相关行业(如汽车行业)的产线更新、新建等需求收缩调整,将影响产线相关企业后续年度的订单获取及项目验收。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另外公司通过拓展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

  2、供应链价格波动的风险

  受大国间对抗及美国向全球输出通胀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及关键零部件供应趋紧,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为各类钢材,需购买的零部件包括电机、控制器等,供应链价格波动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某些关键零部件采购的困难可能影响工程进度,构成经营风险。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将积极利用集中采购渠道带来的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供应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加入市场竞争的行列,竞争日益激烈。更加激烈的竞争有可能使市场更加分散,并可能影响到参与竞争的各家企业的利润水平,将行业发展推入平台期。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持续创新,可能面临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通过长期积累,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赢得了良好的客户口碑,构建了品牌壁垒。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维持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4、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为客户终验收后确认收入,而基于行业惯例,客户从完成验收到付款存在一定的付款周期,导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如果出现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远不及预期的情形,将对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带来不利影响,或将导致坏账损失或现金流不足的风险。

  为此,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客户档案、加强客户信用审核;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制定严格的销售回款考核制度;开展定期及不定期的对账清理工作;对逾期的应收账款,根据不同拖欠时间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催收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妥善应对相关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5
三丰智能
击败了41%的股票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1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52.98万股,占流通A股0.2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91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