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6 01:21:08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TCL中环00212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约 395GW,环比增长 72%,其中中国装机约 216.9GW,海外约178GW。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525GW,环比2023年增长33%。光伏行业未来市场空间的可持续增长性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新老玩家持续扩大投资。报告期内,光伏制造业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截止2023年末,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均达900-1000GW,其中80%以上集中在中国,产业链供需比由2023年6月1.02:1至年末2:1。经历过去3年上升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受供需失衡持续扩大影响,光伏组件主流价格由2023年初1.8-1.85元/W降至年底0.9-0.95元/W,降幅接近50%,严重挤压产业链各环节盈利。随着光伏产品价格下行至现金成本区间,行业竞争的首要因素由主要追求低LCOE的组件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IRR与土地BOS成本收益指引下的产品(效率/功率)竞争。大尺寸、N型等新型产品技术转型加速,2023年,N型产品占国内组件采购定标比例,从1月份的13.9%,提升至12月的66.7%。

  落后产能加速淘汰,驱动行业进入创新引领的技术迭代周期,对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工业能力、运营能力、全球化能力提出全面考验。

  海外市场因能源短缺、光伏产品持续降本等刺激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形成全球 60%以上光伏装机需求在海外市场的局面。同时,光伏制造本土化与贸易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海外市场谋求产业链自主可控,对外筑高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光伏制造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布局成为必然趋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光伏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其他硅材料及高效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及运营。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电网传输、风能发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光伏发电、工业控制等产业。

  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主要从事光伏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光伏单晶硅棒、硅片。

  光伏电池组件板块,主要从事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光伏电池和高效叠瓦组件。

  2、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硅材料展开,专注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以单晶硅为起点和基础,深耕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国家战略科技产业,朝着纵深化、延展化方向发展。纵向在新能源光伏制造和其他硅材料制造领域延伸,形成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光伏电池及组件板块和其他硅材料板块。横向在强关联的其他领域扩展,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形成光伏发电板块,包括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市场经营、产业技术水平和制造方式提升为导向,通过业务发展实现全球化产业布局、全球化商业布局,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一个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差异化竞争的经营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制造变革,提升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行业发展方向及自身的发展路径具有清晰的判断和认知:

  (1)公司高度注重环境友好、发展过程中的稳健经营及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持续围绕生产设备工艺改进、优化升级及新型材料研发与替代,实现在制造模式智慧化、生产过程循环回收技术应用、生产过程低排放-无排放技术方面在全球同行业持续保持领先,不断减少对资源的占用,提升对资源的再回收利用,努力减少固、液、气废物排放,实现产品从生产制造到应用的环保。截至2023年末,TCL中环已有8家附属公司获颁绿色工厂,7家附属公司获评“无废工厂”认证,宁夏中环获评国家工信部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在制造业经营理念方面,发挥团队、技术优势,结合制造业精益制造的先进理念,交叉渗透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聚焦技术创新及关键指标优化,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以在公司全面实现工业4.0、运营4.0、质量体系4.0为目标,持续优化生产方式、制造模式,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3)在组织保障和团队建设方面,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任务为编组,持续组织变革,以任务为导向,优化组织阵型、提升组织能力。通过动态优化组织结构,聚焦核心业务、完善管理体系架构、改进运营管控模式;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大力推动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强企;同时坚持“创业者”优良传统,自主创新,持续 Know-how积累和管理,培养形成拥有高度组织凝聚力和崇高价值观的自主团队,同时兼容文化吸引融入具备高潜力的市场化人才,充分激发组织活力,推动中坚骨干团队年轻化、专业化,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和制造一线优秀的“工匠型”人才。

  (4)公司始终秉承“技术创新、差异化、长跑式”竞争的商业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全球化商业创新路径。同时高度尊重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并积极推动公司的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围绕着技术、产品、商业活动实施集约创新、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协同创新等开展创新活动,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布局的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8.48亿元,同比减少24.4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拥有有效授权知识产权1,739项,其中,国内授权专利发明244项,实用新型1,446项,外观1项,商标24项,软件著作权21项,国外授权专利3项;此外,公司拥有1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部级研发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2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减少11.7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1.81亿元,同比增长2.46%;含银行汇票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08.32亿元,同比增长13.20%;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减少4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6亿元,同比减少49.90%。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250.63亿元,较期初增长15.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14.84亿元,较期初增长10.28%。

  影响公司报告期业绩的主要因素如下:

  1、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工业 4.0柔性制造,提升先进产能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N型及大尺寸(210系列)产品出货75GW,占比约66%,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光伏晶体晶片领域的相对竞争优势。

  2、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板块加速向叠瓦3.0及最新推出的4.0产品迭代。受产业市场价格下行影响,经营业绩承压。

  3、公司参股公司Maxeon产品主要市场所在地欧美地区受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行、光伏补贴政策调整及高利率环境等影响,及自身经营转型较慢,报告期内业绩及股价均大幅下跌。基于审慎原则,对与其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 10.1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4亿元,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二)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公司的新能源光伏产业由光伏材料业务板块和光伏电池及组件板块构成。

  光伏材料业务板块

  面对光伏行业的重大转折期,光伏材料业务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工业4.0柔性制造,提升先进产能规模,降本增效,完善产品Total Solution布局,满足客户差异化产品诉求,充分发挥公司战略产品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报告期内,光伏材料业务板块进一步扩大相对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

  2023年,公司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114GW,同比增长68%,硅片整体市占率23.4%。其中,大尺寸(210系列)外销市场占比60%,海外硅片外销市场占比65%;N型市占率36.4%,保持外销市占第一。至2023年末,公司晶体产能达183GW。报告期内,公司光伏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37.91亿元,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8%至21.8%。

  1、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

  公司作为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引领者,驱动光伏硅片领域技术突破和变革。2023年,光伏材料业务板块围绕生产方式、材料、工艺、运营等工作加速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相对竞争力,积极应对产业市场周期波动及 N型、大尺寸转型趋势。公司始终严格遵守劳动法,至报告期末,晶体人均劳动生产率25MW/人/年,较行业次优领先71%、晶片人均劳动生产率27MW/人/年,较行业次优领先98%;N型产品实现单台月产领先行业次优约11.6%、公斤出片数领先行业次优约1.9片。受不同投资方式影响,在单位折旧偏高约0.01元/W背景下,至2023年末,公司全成本领先行业次优约0.03元/W,构建了在海外壁垒市场实施在地化制造的工业基础。

  2、制造方式升级和运营能力提升

  公司坚持推动工业 4.0制造方式升级,重视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随着产品技术类型、规格以及客户基地数量增加,对生产柔性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截至 2023年末,实现1,200余种定制化产品的柔性制造能力。面对上下游市场快速变化,内部建立运营 4.0体系,科学决策,高效运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3、ESG管理

  基于全球化发展战略,公司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制造绿色”与“绿色制造”双轮驱动,制定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环境友好的投资建厂计划,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环境、社会的负面影响,确保工厂建设与生产满足发达国家或区域ESG要求,降低运营风险,助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3年,TCL中环晶体用电强度16.7度/公斤,领先行业头部水平29%;取水强度0.028吨/公斤,领先行业头部水平7%。晶片用电强度7.4万度/百万片,领先行业头部水平7%;取水强度458吨/百万片,领先行业头部水平47%。

  4、知识产权保护

  公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全球专利布局,秉承高度尊重知识产权、坚持差异化竞争理念,持续自主技术创新和 Know-how工艺积累,专注于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前瞻性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力。

  2023年第四季度,行业进入现金成本竞争阶段,光伏材料业务板块进一步强化光伏晶体晶片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优化,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竞争优势。

  光伏电池及组件板块

  2023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8.6GW,同比增长29.8%。得益于叠瓦3.0及最新研发推出的4.0产品迭代、制造方式升级,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3.09亿元。

  公司始终坚持差异化竞争理念,高度尊重知识产权,持续推动自主技术创新和Know-how工艺积累,专注于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技术领先的技术投入和工艺创新,围绕高功率、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持续推动电池及组件业务发展。组件环节,G12组件已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700W组件成为主流,2023年,公司完成叠瓦3.0产品全面迭代,四季度完成叠瓦4.0产品研发并实现量产。叠瓦4.0产品面向不同应用场景,采用全新设计,充分发挥“密排”优势,叠瓦主流产品功率较竞手领先两档及以上,效率领先0.2%以上,实现成本下降,进一步完善了叠瓦系列产品的知识产权库建设,至 2023年末,高效叠瓦组件产能达到18GW。

  电池环节,公司始终聚焦差异化的、拥有知识产权的N型电池技术的开发,同时围绕N型电池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在工艺方法、工艺步骤缩短、去贵金属化等方面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报告期内,设立电池技术研究所,不断提升电池差异化技术创新能力。

  2024年,全球新能源产业电池组件环节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和逆全球化倾向的趋势,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和制造方式的优势,在全球发展中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业务

  光伏制造本土化与贸易逆全球化趋势背景下,光伏行业在地化制造是实现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全球领先战略的必然选择。公司早在 2019年就开始筹划光伏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布局和知识产权布局,同时加速建设强化工业4.0柔性制造、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经营及ESG等关键能力。报告期内,全球政经环境日趋复杂,公司审慎但坚定地推动全球化战略,积极评估、探索全球重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布局项目(如美国、欧洲、中东等),持续开展项目筹划、合作伙伴沟通谈判和项目落地研究等工作。

  2023年,海外光伏装机继续大幅增长,但全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全球主要市场光伏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欧洲及北美地区光伏组件终端价格也快速下行。此外,美国加州分布式光伏新规出台,另一方面报告期内美国持续保持高利率环境,对 Maxeon形成了较大的经营压力。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季度亏损环比扩大。2024年4月9日,Maxeon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业绩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不及预期,加之北美3GW电池组件扩产项目进度迟于预期,在光伏行业资本市场表现总体下行的背景下,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考虑到 Maxeon公司在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战略意义、及其现阶段经营状况,基于审慎原则,对与其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 10.1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4亿元。同时,2023年公司按权益法合并确认Maxeon 投资亏损3.4亿元,并收到可转债利息收入1.08亿元。以上合计对公司业绩带来了16.9亿元的负向影响。

  基于Maxeon公司拥有的IBC电池-组件系列专利、Topcon电池工艺系列专利、叠瓦组件系列专利,在全球形成了较强的知识产权和相关产品的保护能力,叠加其全球范围较强的品牌与渠道优势,是公司国际化业务(尤其是北美地区)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公司正积极推动 Maxeon的资本架构改善、组织变革、运营改善,充分发挥其在美独特壁垒市场优势及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制造方式升级重点改善其制造环节相对中国企业的短板,通过全球范围内生产与渠道的相互促进和协同赋能,提升公司全球化布局的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全球光伏行业中短期仍将处于市场周期底部,竞争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将持续推动部分产能去化。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技术创新和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强化成本领先优势,以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坚定的全球化战略超越产业波动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始终保持公司内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在新能源光伏领域,行业已经进入后平价上网时代,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进一步提升光伏发电经济性,光伏新能源已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形式;同时,中短期内各环节产能释放,终端装机和上游供应链失衡,同行业竞争博弈加剧,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各类高效N型技术产品已成为主流,光伏行业各环节产能都面临结构性调整和落后产能停产出清的形势;出于能源自主可控的诉求,一些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扶持本土光伏产业链制造业,加剧光伏制造本土化与贸易逆全球化趋势,对市场环境及经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向“More Efficiency(更高的转换效率)、More Efficiency(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More Smart(工业4.0客制化产线、柔性制造)”变革。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目标,兼容文化、持续创新,未来三到五年,继续在全球范围实施新能源光伏材料全球领先战略,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建设,持续推动数字化、智慧化、自动化、质量体系4.0的制造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以大模型为基本架构的科学运营,实现超越竞争、穿越周期。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公司将继续深化“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主旨,以追求经济、环境、社会三者共同发展为目标,践行ESG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生。

  (三)2024年度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持续发力产能、产品及成本优势,推进技术创新与制造转型,科学高效经营,提升相对竞争力,持续巩固全球光伏行业领先地位。在光伏单晶硅片方面,强化N型Total Solution能力,提升大尺寸、N型产品占比与市占率,工业4.0加速推进为柔性制造夯实基础,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坚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工业4.0相结合,提效、降本。

  推动质量4.0体系,深化N型硅片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与质量表现,保障N型产品客制化、柔性化,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科学高效策略与优质运营,提升公司自身相对竞争优势,继续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联动,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光伏电池、组件方面,利用公司电池组件专利技术创新优势,发挥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技术、差异化制造的路径优势,全面开启全球化布局。公司将继续秉持差异化竞争策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电池端围绕技术能力提升与指标表现,推动多项关键继续突破;叠瓦组件产品加速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强化N型产品、叠瓦4.0平台建设,在“大尺寸+N型+高效叠瓦”技术平台上加大投入、加速技术创新,推进大尺寸高功率组件市场扩张,推动整个光伏链条的技术能力与商业价值提升,并发挥公司在制造业理念方面的优势,共同打造一个跨地域、跨国别、跨文化的全球化企业。

  (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变动的风险

  光伏发电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世界各国面对“双碳”目标、能源短缺等问题对光伏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同时谋求产业链自主可控,积极推动光伏制造本土化并推出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冲击。公司依托工业4.0制造方式,具备高可追溯性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差异化产品需求,同时积极推进全球化产业布局,预防合规风险及地缘冲突下资产安全。

  2、市场竞争的风险

  高成长、高预期性光伏产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新老玩家持续投资,各环节产能快速扩张,产品趋于同质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业格局面临重塑。多晶硅料、单晶硅片、电池、组件阶段性投资和达产周期形成的供需不平衡,造成部分产品周期性供应过剩,对市场环境及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公司坚持“深淘滩 低筑堰”,逆境破局,筑牢经营底线,穿越行业发展周期。

  3、汇率变动的风险

  保持与经营外汇业务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加强对汇市的研究,及时、准确地把握汇率变化趋势,通过全球化采购、全球化营销、境外投资、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等方式来对冲和规避汇率风险;运用适当的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合理进行风险管理。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6
TCL中环
击败了11%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45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8.25亿股,占流通A股45.1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0.5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