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药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6 01:33: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盘龙药业002864)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的发展模式是从临床到理论,而后再到临床的。经过了几千年实践,积累沉淀了很多有效的能够指导临床的理论,大量疗效确切的疗法和药物已被临床广泛使用。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备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通过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拓展其应用范围,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可以加快中国医药产业的升级换代,推动其从“大国医药”向“强国医药”的转变。发展中医药更是对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传承创新中医药,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健康保障。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产品与人们的健康活息息相关,伴随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将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国家《"十四 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做强龙头中医医院、做优骨干中医医院、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健全中医 药科室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将为人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的基层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总数80319个,其中中医类医院达5862家,中医类门诊部、诊所超过74417个,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持续增强。2022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84846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6010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7.0%,国家投入不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据《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老龄化程度加深扩大慢病用药、大健康市场需求,银发经济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在政策层面,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2023年,医保基金监管趋严,医保目录优化调整、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迅速推进,医保门诊共济和药店统筹加速处方外流,医保为主的支付格局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效应进一步显现。药品带量采购持续进行、品种范围扩大、规则逐步调整;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药品审评审批持续加快,更加注重短缺药、儿童药、新药、基药等药品的供应保障。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国家药监局、医 保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国家药监局发布已于2023年 7月实施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机衔接,进一步细化中药研制的相关要求,加强中药新药研制与册管理,为新药研制拓展了思路。为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陆续出台了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安全监管等措施,旨在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带来系统性机会。在终端和消费者层面,随着医保双通道、门诊共济、药店统筹政策推进,轻症疾病以及慢病患者逐渐向零售药店流动。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已有25个省份约14.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了门诊统筹报销服务,累计结算1.74亿人次,结算医保基金69.36亿元。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加速融合,患者购药习惯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2023年中康监测的B2C药品市场规模达659亿元,同比增张 21%。随着我国对中医药行业利好政策不断的出台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升,医疗保健市场需求逐步升级,逐渐由“治疗”需求向“预防”需求转化,在国家大力扶持中药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加上中药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医药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医药制造业中的中成药生产行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生物产业中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分类代码4.1.3),成立于1997年,并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23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现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 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公司当前生产范围包含19个剂型、74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个保健食品和1个保健用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拥有4个独家品种: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和克比热提片,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骨胶归珍片和保健用品盘龙七贴。

  (一)主导产品盘龙七片

  公司主导品种盘龙七片是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切接见的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经科学研制而成,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秦药”品种优势中成药、陕西省名牌产品,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盘龙七片精选二十九味中药材科学配伍而成,依据“中国七药”、“引经药”理论,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效。方中盘龙七、老鼠七、青蛙七、白毛七、竹根七、羊角七等十三味稀有道地药材,均为生长在秦巴山区海拔1,800米以上的独有的天然名贵中草药。盘龙七片主要目标为中老年人群,临床可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病症所表现的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均有显著疗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林娜教授牵头开展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证实盘龙七片具有显著抗炎镇痛、改善骨代谢、促进局部微循环、调节免疫力,治疗作用全面。盘龙七片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领域,具有特色优势及充分的上市后综合临床循证证据,被评选为秦药优势中成药,报告期内盘龙七片入选 “中国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单、“区域特色中草药”和“优势中成药”。

  同时,盘龙七片在临床医生使用中发表多篇SCI论文,其中盘龙七片对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炎和软骨退化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发布于《phytomedicine》杂志,该杂志2023年影响因子为7.9,结论证实盘龙七片明显缓解 OA的软骨下骨破坏,新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抗炎镇痛,还能抑制软骨下骨的软骨退变和异常骨重塑,报告期初至本报告披露前一交易日盘龙七片新入选三部新指南、一个新共识、一本新教材:三部指南为《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中成药治疗慢性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中国指南》、《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 版)》;一个共识为《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一本新教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中医内科学-风湿分册》,循证医学证据再度升阶,为盘龙七片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权威依据。在政策导向下对于公司骨骼肌肉系统用药的市场发展具备利好,如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42%;骨关节炎以

  中老年患者多发,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因此,公司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盘龙七片市场前景广阔。

  2023年 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在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59%。

  (三)公司大健康产品

  (四)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一家从事药材种植、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结合自身特点,独立进行经营活动。

  1、自产中成药业务

  (1) 研发模式

  公司下设独立研发机构盘龙医药研究院,组成了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临床、企业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专家团队,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把握前沿、仿创结合”的研发思路,通过自研、合作开发、委外开发等方式,一是对已有独家知识产权的优势中成药品种进行作用机制研究、工艺升级以及新剂型新适应症的开发,二是抢仿国外有市场竞争力且专利即将到期的化学药品,三是依照中药“三结合”证据体系大力开发中药新药,全力打造“风湿骨病,慢病疼痛”特色领域新品种,努力实现新药研发新突破。

  (2) 采购模式

  自产中成药业务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以中药材及包装材料为主。中药材主要是重楼、当归、红花、大黄、三七、秦艽、盘龙七等药材;包装材料主要是纸箱、铝箔等。公司采购的中药材既包括如当归、五加皮、丹参、三七等市面上广泛流通的普通药材,也包括少部分如盘龙七、青蛙七、白毛七、老鼠七、竹根七、羊角七等道地药材。

  自产中成药业务原材料采购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模式,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决定采购量。针对普通流通药材以及包材等原材料,公司通常采取“询价采购”或“竞价采购”模式选取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根据经营和市场情况增加或调整计划,一般保持 20—35天生产的库存需求。针对道地药材或部分大宗药材,综合考虑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市场流通等特点,公司通常会经过前期市场调研,根据药材各自的采集季节在合适时机进行“产地采购”。物料管理部是公司物料管理的执行部门,负责公司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等各种物料的采购、保管、发放的管理工作。公司对长期和大额采购物料实行供应商考察制度。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内包材由质量管理部与物料管理部一起对供应商进行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稳定性、供货信誉等方面的审计评估,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建立审计档案,列入正常供应客户。大宗商品采购实行每季度一次的定期询价、比价、议价,采购中采取比价或者招标的方式,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廉价采购。

  (3) 生产模式

  自产中成药业务主要生产模式以销定产,按订单和库存合理组织生产。生产技术部是公司生产计划制定、组织生产和承担生产任务的部门,负责公司生产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工作。实施生产过程的原料耗用、劳动安全、工艺管理、GMP规范落实、设备保养等工作。生产技术部总监是公司生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组织系统和生产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对生产任务、产品质量、成本消耗、安全生产、员工培训、GMP贯彻实施工作和经济技术指标负责。

  (4) 销售模式

  自产中成药业务的销售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针对主要产品进行的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另一类为针对其他药品进行的经销商管理模式。公司针对不同产品选择不同的销售模式。

  1) 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

  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骨松宝片等采取专业化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分别由特药事业部和市场部负责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特药事业部负责终端市场的开发工作,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医院级别、流行病学特点等各个方面因素做出科学研判,结合公司营销模式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市场部主要负责产品医学研究规划、制定产品市场推广策略及学术推广活动形式,由驻地学术推广经理负责组织实施,以专业学术推广推动整个营销市场全产品业务发展。

  2) 经销商管理模式

  公司针对主导产品外的其他药品采取经销商销售模式,由零售事业部全面负责销售管理工作。零售事业部通过划分产品管线方式,积极组织参加展销会和专业招商平台合作方式,主动搜集寻找目标客户,有效推动公司其他药品的市场规模及销售业绩增长。

  2、医药商业业务

  (1) 采购模式:

  医药商业业务主要是涉及子公司医药股份作为医药流通企业主要向医药工业企业采购药品、医疗器械等。在采购药品时,通常先进行市场询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通过汇总比较供应商报价及付款政策,执行采购。

  (2) 销售模式:

  根据是否直接向医疗机构配送,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在销售环节可分为向医疗机构销售和向其他医药商业企业销售(简称“分销”)。公司医药商业业务以向医疗机构销售为主。

  中药饮片业务主要为子公司盘龙植物药业对外销售的中药饮片类产品。报告期内中药饮片的销售模式可分为经销模式和代理销售两种。

  4、医疗机构制剂(院内制剂)业务

  医疗机构制剂业务主要由研究院负责备案及注册的研发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中试和订单的委托配制。报告期内医疗机构制剂的经营模式可分为承接医疗机构的研发委托和委托配制订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质效,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上市后紧紧围绕 “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坚持以“专、精、特、新”为抓手,稳步夯实公司“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战略路径,积极转型升级,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加速推进大健康电商布局,持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品牌创新,着力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推动公司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已形成了战略目标清晰、方法路径统一,智能数字化赋能,研发能力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1、党建引领,对标一流,公司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质效,不断优化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同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建设依法合规、管理科学、精简高效的上市公司,以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筑牢资本市场生命线,聚焦主业,突出价值创造,推动公司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了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使公司不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一体两翼”战略目标清晰,全产业链布局稳步推进,智能数字化赋能,夯实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公司上市后就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以工业为主体,以商业配送及建设秦岭秦药中医馆为左翼,以王家成非遗传承和医康养建设为右翼,努力实现双百亿目标。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一体两翼”战略,不断增强工业主体,以募投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产能,解决了原有的厂房陈旧、设备落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瓶颈,新建了5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全部应用ERP、MES、LIMS、QMS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使产能和品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公司左翼也随着市场的扩容紧紧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体量持续增大,同时报告期内中医诊所开业运营,左翼板块进一步夯实。在强工业主体,抓左翼增量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右翼的大健康产品医、康、养战略,在已有的药品基础上,实现了增加骨密度的骨胶归珍片、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的辅酶Q10软胶囊、辅助降血脂的鱼油软胶囊、提高免疫力的灵芝孢子粉、面向特殊人群的益生菌多维营养粉、蛋白质益生菌营养液等特膳食品、盘龙七系列牙膏、盘龙牌补水面膜、本草精华抑菌液、黄芪茯茶以及黄芪、葛根魔芋养生面等大健康系列产品的开发和相继面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公司现已形成了集“种、研、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布局,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公司做强工业、做大商业、做优大健康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3、不断夯实科研基础,创建品牌与研发平台,鼓足了公司发展后劲

  公司依托“三中心&三平台”优势,形成了以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为根本,以入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抓手,以北京研发中心为龙头的研发创新体系。2023年公司在已建成的“省风湿与肿瘤类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服务型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又成功搭建了“陕西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室”、盘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新型创新平台,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进国内双一流高校博硕士研究生和医药行业高端人才充实到公司“科学家+工程师”高端科研队伍。聚焦公司“风湿骨病,慢病疼痛”的优势特色领域,加速布局 PLJT-001、PLJT-002、PLJT-003、PLJT-004等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产品管线布局,助力公司产品的协同增效。同时在医疗机构制剂的新药成果转化、中药配方颗粒赛道的产业布局以及特色大健康产品的开发上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赋能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4、创新学术研究,为核心产品推广保驾护航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为我国著名风湿骨伤专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两次亲切接见的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历经 40余年临床应用,其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喜爱。上市以来公司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融入到产品质量提升中,以“中国七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指引,将其培育为“秦药”中成药优势品种。

  5、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道地药材和天然的中草药宝库为药品生产提供了品质保障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地域四季分明,四时温润,花木生宜,植被争暄,珍草遍地。自古秦岭无闲草,陕西多名医,素有“天然中药宝库”之称,公司生产基地所在的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植物药材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药王孙思邈,在柞水县乾佑河一带十年尝草,采而知之者精。道教真人丘处机慕名寻药,辩而证之理。盘龙药业区位优势明显,立足秦巴山区,依托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布局“秦岭七药”和特色“秦药”GAP种植基地,搭建了道地药材溯源体系数字平台,让“秦岭七药”走上了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转型升级之路。公司分别在柞水县营盘镇、下梁镇等建设GAP药源基地,做到了“药材好,药才好”,真正从源头上保证了药品质量。

  6、深耕风湿骨科领域,专业化学术赋能,加快OTC基药终端市场业务拓展,促进业绩稳步增长

  公司依据自身特点,建立了高效的营销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打造了一支有竞争力、学习型、创新型的专业化营销团队。公司实行商务与终端两分离原则,制定了从核心主导产品到疾病全方位培训机制,通过不断加强营销团队企业文化建设与营销技能培训工作,使大家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对公司文化具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同,提升了团队的业务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公司营销业绩能够长期稳定增长。

  公司立足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构建多品种营销格局,形成了“产品+学术+终端+品牌”的营销模式。今年以来,一方面加强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的市场扩量,同时形成以益母草颗粒、杞菊地黄胶囊、参苓白术散、护肝片等为组合的现有基药产品终端市场布局,细分市场终端定位,从患者需求端制定营销策略组合,促进公司经营业绩提升。当前公司已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完备的营销网络,已与国内650余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通过上述医药商业公司将主导产品覆盖到国内等级医院4400余家,OTC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5000余家,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达5500余家。公司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进一步加快了小儿咽扁颗粒、骨松宝片、克比热提片、痛风舒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实现多品增销和医疗、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980,828,104.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0,432,177.4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340,698.6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0%。

  (1)生产与质量工作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生产模式。统筹计划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生产管理上实行定岗、定编、定员的三定原则,推行联产、联质、联耗的绩效管理办法,有效运用人力、物力、设备等合理组织生产,制订有详细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关键控制点等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客户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质量方针,始终以生产安全放心药为己任,将药品注册标准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研发、生产、质控、放行、贮运和上市后管理的全过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了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科研开发工作

  2023年度公司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古代经典名方创新开发与产业化重点研究室。报告期内科技研发主要工作如下:

  1)产品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PLC-01、PLJT-001、PLJT-002、PLJT-003按进度推进中,启动PLJT-004项目研发工作,完成医疗机构制剂备案3个,开展医疗机构制剂中试研究12个,完成小试研究6个,配方颗粒和大健康产品有序开发中。

  2)新增荣誉与科研平台

  报告期内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研究室、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5个;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三等奖等省市奖项3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6项。

  3)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报告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先行区科创企业培育项目、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发展项目、2023年度秦创原两链融合重大专项项目、2023年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

  4)知识产权情况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65项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9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6项。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得外观专利授权7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申请外观设计专利7项。

  (3)市场营销工作

  1)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真实世界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项目顺利结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顺利完成项目伦理审批,本研究共纳入医院33家,包括26家三甲医院,2家三乙医院,4家三级医院,一家基层医院,共纳入10404例骨折患者。盘龙七片在骨折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在改善患者的疼痛、肿胀以及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方面的效果均优于接骨七厘片,安全性良好。 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论证实盘龙七片相比接骨七厘片,能够降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相比接骨七厘片,盘龙七片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该研究项目的成功结题给盘龙七片在治疗骨折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锦上添花。

  2)学术力转化销售力:公司以产品综合临床价值打造为核心,从医生和患者需求角度出发,不断深挖产品作用机制及临床有效性评价研究并积极采取多渠道、多维度学术活动与目标客户建立信息沟通,实现产品专业化学术营销,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公司立足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积极开展国家级、省市县级、幻灯点评、零售沙龙论坛等多模式立体化系列专业学术推广活动,快速拓展新市场、赢得新客户,赋能市场营销工作顺利推进。

  3)循证证据持续升级:报告期初至本报告披露前一交易日盘龙七片新入选三部新指南、一个新共识和一本新教材:三部指南为《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中成药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中国指南》、《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 版)》,一个共识为《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一本新教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中医内科学-风湿分册》,循证升阶,为盘龙七片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权威依据。

  4)细分市场终端,品牌驱动营销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在风湿领域的基础上,聚焦骨科、康复领域市场资源,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中药协会等行业专业学会为平台,与风湿骨伤、疼痛康复领域权威专家建立联系纽带关系,塑造企业及产品专业品牌升级,有效驱动公司营销业绩增长。

  (4)投融资工作

  公司的投融资工作紧紧围绕“一体两翼”战略目标,并按照“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战术路径稳步推进,在不断夯实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产业升级路径,挖掘第二增长曲线,通过产融结合,实现资本与实业的双轮驱动。

  公司于2022年3月完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的发行工作,发行总额27,600.00万元,于2022年4月上市,于2023年3月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于2023年4月完成转股及赎回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本次募集资金用于陕西省医疗机构制剂集中配制中心建设及盘龙药业质量检验检测共享平台升级改造两个项目,募投项目的建设在提高公司产能及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还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将加快院内制剂项目建设,使该项目尽快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2年公司筹划并启动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项目申报工作,该项工作于2023年6月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告知函》认为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2023年8月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2023年10月26日盘龙药业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项目募集资金总额30,200.00万元,募投项目为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上述两个项目紧密围绕公司战略,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公司中医药产业链,紧靠公司“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疼痛慢病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布局。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可以提升公司整体产业链的创新性和科技性,且极大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夯实公司产业链条,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2022年公司与陕西关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陕西秦龙药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围绕公司优势领域布局骨科创新类项目,截至 2023年 12月31日,基金已投项目有乐明药业(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卓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投项目核心研发产品均适用于骨科类疾病,与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在医院终端科室及患者群体相同,未来公司将加强与所投项目在产业业务方面的融合,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增效。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质效,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改革创新为总基调,紧紧围绕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专、精、特、新"为抓手,稳步夯实公司"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疼痛慢病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坚持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逻辑思维,顺应市场周期,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以资本赋能实体经营,统筹"创新发展+并购扩张+一体化产业链整合"的协调发展方向,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加速推进大健康电商布局,持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品牌创新,积极推进院内制剂、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建设,深刻认识市场环境变化,稳步向合规化、专业化、学术化全面推进,激发市场突破发展"竞争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力”,完善后台服务“保障力”,做优做精产品,做强工业,做大商业,做优大健康产业,着力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2024年度经营计划

  2024 年是公司持续深化内部体制创新改革关键的一年,也是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强市场渠道网络建设、产品研发创新、管理效能提升、配方颗粒生产线项目建设等重点关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深入践行绿色发展观,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加大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强化内控治理,提高信披质量,推动公司全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主要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1、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助推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工作流程和考核机制,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体系。持续深化营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营销模式,改革现有营销管理体制,积极组建县域事业部、第三终端事业部,实行以省区为主体、县域事业部为主战场的垂直管理体系,持续进行员工干部和培训考核计划,打造优秀人才梯队,赋能营销全局工作顺利开展。

  2、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力,持续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全面启动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外用药物研究,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以及医疗机构制剂的布局,引领公司创新发展。

  科研创新工作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面提升中药配方颗粒、医疗机构制剂、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水平和效率,快速推进中药创新药、化药创新药、化药仿制药的高质量研发,探索生物药、经典名方的研发路径,推动科研项目高水平申报,加快高附加值产品二次开发,促进新产品成果落地转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挖掘、布局和申报。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主要研发方向

  (1)持续加快医疗机构制剂注册、备案及新药转化研究;全面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布局高价值大健康产品开发,探索经典名方的研发路径。

  (2)坚持“把握前沿、创仿结合”研发思路,以“专、精、特、新”为抓手,加快推进与有关院校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科研工作的推进,就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品种开展研究,推进中药新药、化药新药开发。

  (3)加快北京研发中心运营,全面布局战略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及时准确掌握前沿政策信息,加快引进前沿技术,推进新产品开发注册,集聚高端科学家队伍,加速构建以北京研发中心为龙头,以陕西“秦创原”为抓手,以基地研发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开发平台一体化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4)持续维护“四个三”科研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坚持以“研究中心”布局产业发展,以“共享平台”实现产品研发,以“科研基地”促进成果转化,以“创新团队”实现关键技术攻关,做到产业、产品、技术、人才的全链条协同发展。

  (5)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建设与维护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认证,不断提升公司知识产权创造、维护、保护、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3、推进“创新发展+并购扩张+一体化产业链整合”协调发展的实体产业与资本赋能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投资并购与产业整合步伐,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4、严格遵守上市公司规范指引,认真内控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及公司价值管理工作,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以“讲政治、守规矩、说真话、不造假、谋发展”为行为准则,认真贯彻国家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规范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严格执行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强控股公司内控管理,强化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做好内幕信息保密工作,提升内控有效性。切实开展科学严谨的信息披露,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各项信息,从被动迎合监管向主动拥抱监管转变,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5、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发扬公司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开源节流,提质降耗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增强企业凝聚力。

  党建兴,则企业兴,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作风年活动,持续参与国家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活动,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关爱农村孤寡老人,资助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就业,关注关爱公司困难员工家庭生活,弘扬团结奋进、正直向善的盘龙文化。

  6、团队建设

  公司将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高效、灵活的人才培养和竞争机制,通过培养、引进和外聘三种形式,扩充公司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完善岗位竞聘、业绩考核、薪酬福利、人才评估等体系,优化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组织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培训活动,相应拓展员工职业上升通道,推进员工持股计划,为公司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及科技人才创造条件,从而支撑公司良性持续发展。

  7、环境保护

  公司将继续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善环境管理体系,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打造生态工厂,做实绿色企业。同时,公司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探索建立工业旅游、体验式营销新模式,将“生产区”与“体验区”有机融合,通过先进的、合理的展现体验互动方式呈现出来供客户、游客等体验参观,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等需求,助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药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也是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医药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医保目录调整、国家带量采购、DRG 与 DIP 试点、医保费用控制等已呈常态化,对医药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和冲击。 若公司不能根据国家医药行业的法规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公司的产品结构优势、市场竞争及品牌等优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自主研发和创新是硬道理,公司坚持走专业化学术推广之路,注重产品的临床综合服务价值。公司将紧紧把握国家医改新动向,立足现有市场存量,以强化市场开发,扩大营销队伍,着力营造市场发展环境为抓手,不断完善市场健康发展政策,创新学术营销新氛围,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性得到广泛认同。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现有的医药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同时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企业也不断进入医药行业,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

  应对措施: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局,应该增加创新性产品推出,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经典名方的研制,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扩大产品品牌影响力,合理利用资金,调整营销策略找到正确的营销渠道,将企业做大做强。

  3、药品价格降低风险

  药品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其价格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不断完善药品价格体制、医疗保险制度和集中带量采购等制度,医保控费不断趋严,药品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公司主要产品中标价格存在一定的降价风险。

  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将持续深化盘龙七片产品循证研究,提升产品自身优势特性,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加快小儿咽扁颗粒、骨松宝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实现多品增销和临床、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此外,利用公司拥有的全产业链的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同时加快中成药(院内制剂)等创新研发及成果的转化,以此应对未来药品可能降价带来的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6
盘龙药业
击败了40%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9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428.05万股,占流通A股22.10%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9.12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