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用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6 19:12:0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山公用000685)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产业内涵被数倍打开,产业责任也数倍增加。环保产业将从过去的“治污”为主,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良好生态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一)环保水务行业

  近年来,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渐从“追求量”转向“侧重质”,“面向效果”及“综合环境服务”成为我国水务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体现了我国对“水系统”未来管理的全面策略,一方面强调了水的系统性治理,强调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从全局视角出发,实施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强调在关注水量分配和供水安全的基础上,将水质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系统修复纳入整体考量,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绿色循环。

  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要求到 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应急体系,要求推进供水设施改造,提高供水检测与应急能力,优化提升城市供水服务,合理制定并动态调整供水价格。同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提高到 88%,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市政公共设施智慧化改造、增加智能水务与终端等。农村供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及智慧水务建设也将是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自2022年至2025年,我国在50个城市(县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工作。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提出,到2025年,预计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万公里,预计新、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此外,国务院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加快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智能化建设、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和智慧水务等建设部署,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厂网一体化”,环保水务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固废环卫行业

  2022年我国固废处置处理总量达到52.3亿吨,同比增长3.44%,近几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标志我国对绿色发展的坚持和对“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亲身实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伴随我国对绿色、先进环保行业的日益重视和支持,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垃圾焚烧已成为行业内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要求各地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截至2023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超过100万吨/日,已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

  近年来,为了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我国开展了“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 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无废城市”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推动了固废处理市场需求扩大,为行业企业明晰了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在中央,国家环卫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创城创卫”火热进行,环境卫生管理行业政策引导充分,在此背景下催化了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的发展,使得环卫作业、垃圾处理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的清扫保洁面积和垃圾清运量近年来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政策催化下,智慧环卫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智能环卫设备和技术应用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覆盖了城市、社区、公共场所等多个环境。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智慧环卫行业还将继续创新和发展,未来可能涌现更多的智能设备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环卫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三)新能源行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先后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和通知,对“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并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从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总体部署,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特别提出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农村具备条件的屋顶或统筹安排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建成1000个左右光伏示范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储能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及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2023年,我国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GW,较2022年增长超260%,助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及战略定位,并计划在未来 15年逐步建立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产业上升至国家能源战略。绿氢则是通过光伏、风电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制氢,一方面生产过程实现零碳排放,另一方面以其大规模、长周期、长距离等储能优势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未来面临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及发展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环保水务、固废、新能源、工程建设以及辅助板块等业务,拥有中山公用水务、中山公用工程、中山公用排水、天乙能源等 11家一级全资子公司,拥有广发证券、中海广东等16家一级参、控股公司。

  1.环保水务板块

  公司环保水务板块高质量贯彻落实“服务民生、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服务范围涵盖水污染治理、城镇供水用水、水质监测、城区排水管网管理、防洪除涝设施等业务。水务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5.74%,同比增长24.22%。供水业务收入7.21亿元,同比增加3.18%,售水量、综合售水单价同比均有提升;污水处理业务收入6.17亿元,同比增加63.09%,主要是公司2022年底中标中山市中心城区排水厂网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中山市的污水业务占有率,并始终致力推动生活污水处理扩容提质和布局优化。随着两大污水厂扩建项目相继进入商运,存量管网、泵站项目接收运维,营业收入同比2022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供水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日供水能力达到268万吨,其中中山市供水设计处理能力225万吨/日,承担着中山市约80%的供水任务,服务21个镇街(除小榄镇、坦洲镇)及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 2个功能区,服务人口约 120万户。公司 2023年售水量41,969.65万吨,同比增长 1.42%。公司着力构建供水“一盘棋”新格局,成功整合中山市 10家供水企业,基本实现统一全市供水运营主体。同时,加快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完成54个老旧小区二供改造及 280公里老旧管网改造,推进长江水厂与大丰水厂双水源保障工程、东凤水厂三期扩建、翠亨新区起步区第二条供水主管工程等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用水安全。

  污水处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污水处理总设计规模 136万吨/日,其中中山市污水处理设计规模78万吨/日;2023年承接污水厂扩建规模13万吨/日,占2023年全市扩建规模的 26%。公司持续实施“厂网一体化”项目,致力实现城区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一体化、智慧化高效统筹管理运营,推动生活污水处理扩容提质和布局优化。中心城区存量排水管网检测与完善工程2023年央督16条完成率100%,沙朗片区彩虹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如期通水,有效提高污水输送的应急保障能力。同时,公司加强中山公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团队建设,吸收设计领域专业人才,锚定中远期目标,为打造综合型、高水平设计院奠定基础,为中山治水、城市管理培养人才。报告期内,公司在治水领域树立企业标杆,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3年度中山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突出贡献奖”。

  2.固废板块

  公司固废板块以垃圾处理、环卫服务为主,深耕本地市场,开拓外地业务。固废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12%,同比增长9.51%。垃圾处理业务收入3.34亿元,同比增加50.87%,主要是公司2022年12月新增收购株洲金利亚项目,本年纳入合并范围的期间同比增加,带动营收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环卫服务业务收入2.44亿元,保洁面积增加8.24%、垃圾收运作业量增加34.22%。

  垃圾处理业务。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3870吨/天。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挖掘设备潜力,提高产能效益,以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带动生产效率提升,实际共处理生活垃圾124.33万吨,发电 5.4亿度。其中,天乙能源三期项目#3、#4焚烧炉均创造了广东省内垃圾焚烧炉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行业标杆。

  环卫服务业务。公司深耕区域环卫市场,致力成为城市管家综合服务提供商,具备清扫收集运输类特级资质、生活垃圾处置类一级资质及中国清洁清洗行业国家一级资质等。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中山市城区349间垃圾屋(含垃圾棚)、1000多个垃圾收集点和15个转运站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服务范围包括东区、南区、港口、黄圃、民众、东凤及南朗等镇街,约占全市市场份额24%;负责中山市1411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工作以及 25个市场、企业厂区等物业管理及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业务,处理能力为25吨/日,处置率100%;异地项目方面,公司负责深圳市5个垃圾填埋场运维、1个渗滤液处理厂运维项目及湖南省东安县PPP环卫项目。

  3.新能源板块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紧抓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契机,以投资并购和产业基金的方式切入新能源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广发证券资本市场专业能力及资源,设立4亿元 Pre-REITs基金。新能源产业基金完成一批新能源行业相关项目的投资,涉及光伏、锂电材料及储能等行业。光伏公司及Pre-REITs基金以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为切入口完成并网规模70MWp,在建产能193MWp。公司在新能源赛道不断实践探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展户用光伏的政策支持,积极进军户用光伏行业,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建设。

  4.工程板块

  工程板块拥有市政、建筑“双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业务类型多元化,涵盖市政、房屋建筑、供排水管网建设、水处理工程、生态环境治理、电力工程建设等。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中山市治水攻坚项目建设,大涌、港口、阜沙、黄圃4个镇街污水厂扩建、新建项目顺利通水;中山温泉园高质量落成以及市第一中学、纪念中学扩建项目“双动工”。报告期内,通过对外投标,中标 41项工程项目,为工程板块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辅助业务板块

  公司辅助业务板块主要包括金融投资、市场运营、港口客运等业务。

  金融投资方面,公司持有广发证券10.34%股份;同时,与其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合作设立了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夹层投资基金、致远创投基金等多个基金,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市场运营方面,公司拥有下辖 34个农贸(批发)市场及商业体,传统业务范围覆盖中山市17个镇街,总占地面积约45万㎡,总建筑面积约36万㎡,是中山市最大的农贸市场集群。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利用供应链业务优势与100余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扩展了肉类、冻品、水产、水果等源头产品15种;完成 4个中山市第二批“香山新街市”建设项目(坦背、烟洲、同安、延龄市场)并通过验收。

  港口客运方面,公司运营中山至香港、深圳客运航线,拥有4艘豪华高速双体客轮。报告期内,香港航线的客运量逐步恢复,全年安全运行7034个航班,完成总客运量超66万人次。

  (二)公司发展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2021-2026年战略发展规划,发挥“双轮双核”战略框架引领作用,坚持为用户提供服务,为员工缔造平台,为股东创造收益,为社会承担责任,完善全市供水保障、助力水污染治理、拓展环保产业链、强化工程项目资质、推动业务集群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民生保障和环保产业等公共服务的重要供给者。

  1.聚焦战略发展目标,坚定做强主责主业

  聚焦发展环保水务、固废处理及新能源业务,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升级,构建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为主,工程技术为辅的“3+1”业务布局。一是推动水务板块资产整合。结合中山市“供水一盘棋”战略部署,推动中山市供水资产整合,日供水能力达到225万吨,约占中山市供水规模 80%,基本实现中山市供水“规划-建设-经营-调度-管理”五个统一。二是深入落实治水攻坚任务。统筹城区排水工作,聚焦中心城区厂网一体化项目,对中心城区存量管网进行深度“体检”,并扎实推进城区防汛抢险等民生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固废板块精细化管理。通过挖掘设备潜力,提高产能效益,以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带动生产效率提升。四是加大新能源板块投资力度。与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Pre-REITs基金,实现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深化新能源相关业务研究和布局。五是夯实工程板块专业属性。在拥有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双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基础上,先后顺利取得电力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资质体系更加完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延展资本技术链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是资本运作全面加强。强化融资策划、资本运作,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融资,以金融“活水”赋能业务发展,与国开行牵头银团签订 40亿元贷款协议,为中山市城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与广发证券等头部企业合作,设立4亿元Pre-REITs基金,聚焦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等清洁能源领域,提前布局战略性、产业性投资。二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设有科技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高规格创新平台,搭建了“中山公用-中山大学-中国环科院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同时拥有 5家高新技术企业与4家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82项,软件著作权88项,全面激发创新内驱力。

  3.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对标湾区、对标行业、对标一流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一是推动组织变革。匹配战略与业务落地节奏,公司总部定位为战略财务管控型总部,组建水务、工程建设事业部,搭建以业务和市场为导向的“集团-平台公司(事业部)-项目公司”三级组织架构。二是落实人才改革。开设“公用学堂”,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开展 360°人才盘点,识别“奋斗、担当、实干”人才;实现中层干部100%竞聘上岗、100%“一人一表”契约化管理,同步推动增量激励、专项激励等精准考核激励政策,激发组织潜能。三是加快“数字公用”建设。以“提效率、降成本、控风险”为主线,推动数字公用,组织实施数字公用工程(即:“数字人资”“数字财务”“数字工程”“数字水务”和“公用汇”),推动“集团型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构建,实现公司内部管理透明化,促进精细化管理提升。

  4.践行社会责任担当,探索“中山公用范式”

  勇当绿美广东、绿美中山建设的排头兵。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采用“国企施工+农村工匠”治理模式,帮助农村工匠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了劳动力输出和就业问题,在创造“好生态”的同时,实现“鼓钱袋”。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积极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凝聚政企民各方合力,面向社会招募治水交通志愿者300人,发挥“中山治水宣传队、城市交通疏导员、施工现场监督员”重要作用,提高群众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参与感,让群众对民生工程更满意、更放心。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前瞻的战略引领

  公司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态势,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对标国内一流标杆企业,秉持“生态环境优化与资源效率提升,推动城市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使命,前瞻性制定以环境与资源为“双核”,资本与科技为“双轮”的发展战略, 致力成为“国内领先的环境与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锚定“311”战略目标,立足中山、面向全国,持续巩固拓展业务规模,在功能性任务与市场性业务、产业培育和产业并购上形成战略协同,平台管控、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创新驱动能力优势更加突出,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2.强劲的业务发展

  公司具备完备的业务链条和稳健的业务布局,资产规模和实力持续增强,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已构建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为主,工程建设为辅的“3+1”业务布局,各板块强链、补链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公司供水、排水业务是区域龙头,运营管理模式已复制输出全国多个省市;固废环卫业务已跨省拓展,加快向智能化城市大管家转型;光伏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加快形成“三阶成长曲线”;工程建设业务依托市政、建筑“双一级”资质等优势,拓展至大湾区及其他多个省市。

  3.优质的产融平台

  公司拥有优质的产融平台优势,依托自有产业形成稳定、持续的收入,拥有充沛的现金流,通过发行公司债、超短融、绿色中票等多渠道融资,以较低成本保障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公司抢抓国家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积极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合作,获得较高金额的授信;公司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与广发信德合作设立新能源001258)产业基金、Pre-REITs基金等多个基金,持续提高产业投资能力。通过与金融机构、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保持良好合作,打造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在推进战略投资并购、机制改革、人才发展、产业融合、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方面提供内生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4.卓越的运营管理

  公司注重提升运营能力,在效率提升、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等方面实现突破。管理能力方面,以精细化、标准化管理降低综合成本,以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产出效率;环保水务方面,积极推动管理革新,充分发挥运营大数据的平台优势,持续缩小产销差率,降低吨水药耗、电耗;固废业务方面,已形成一体化固废产业链,通过抓牢项目关键生产环节和要素,持续提升焚烧项目吨入厂垃圾上网电量,发电产能得到较大提升。着力打造污水处理厂水质采样与调度优化、垃圾焚烧炉长周期运行等降本增效示范项目。

  5.优秀的企业文化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兴企、文化强企,大力提倡“奋斗、担当、实干”的企业精神,倡导“共识、共担、共创、共享”的企业价值观,开设“公用学堂”涵养企业文化,凝聚发展共识,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公司坚持任人唯贤,创新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树立以业绩论英雄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与创造价值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公司践行社会责任,高位统筹一体推进治水攻坚,坚决扛起治水政治责任,塑造“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的社会责任形象,实现战略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锚定战略目标,主营业务较上年有较大增幅。公司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指标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519,899.05万元,同比增加 157,976.05万元,增长43.65%。主要是工程板块延续并新增水污染治理等工程;水务板块增加中山市中心城区排水厂网一体化项目运维;固废板块金利亚项目纳入合并范围期间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营业成本为 415,092.37万元,同比增加 126,742.71万元,增长43.95%,主要是公司工程板块业务量增加,相关的直接材料和劳务成本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为 69,113.38万元,同比增加18,524.88万元,增长36.62%。主要是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在战略优化、组织变革、机制改革、人才发展等方面增加投入;公司发展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增加;以及规模增加,借款总额及财务费用增加。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望未来,公司将紧跟2021-2026战略规划,聚焦主责主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公用生产力”,着力做大做强主责业务、优化拓展存量业务、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体制改革,为市值提升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强化价值创造,坚定不移地走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聚焦战略发展,持续优化三阶曲线

  聚焦“311”发展战略规划,持续优化“市政环保、固废业务和新能源”三阶曲线。一是深耕市政环保市场。提升水务运营效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内外发展机会;全力推进中山市中心城区厂网一体化建设项目,提升工程建设与运维管理效能。二是持续推进固废业务。将固废业务作为未来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固废业务,以投资并购方式拓展固废业务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提升公司市值,形成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经营模式。三是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以并购和发起新能源产业基金的方式进军新能源市场,聚焦光伏培育增长点。重点关注电化学储能和氢能领域,充分发挥Pre-REITs基金市场化运作优势,利用金融平台与工具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优化布局结构,深度挖潜存量业务

  持续优化主业结构,构建发展新格局。水务板块持续推进供水安全保障系列、供水管网和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供水一盘棋、厂网一体化、运营一张网等项目,提升本地市场占有率。固废板块强化垃圾焚烧项目运营,加强垃圾焚烧项目的投资并购,积极开拓一般工业固废、有机垃圾等业务;环卫业务持续深耕本土市场,响应无废城市号召,挖掘餐厨垃圾、污泥处理等业务空间,增强固废处理经营效益。新能源板块提速业务探索,逐步完成光伏电站、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重点产业的探索与布局,把握光伏和氢能等市场机遇,确保在新能源领域取得发展机会。工程板块持续发挥“双一级”资质优势和品牌优势,聚焦热点领域,大力挖掘水务环保、能源基建、光伏、水电等领域潜力,增加资源投入力度,努力实现业务多元结构发展,打造治水市政专业品牌。

  (三)赋能新质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稳步向“高端化”转型。一是在研发新技术方面,聚焦核心业务板块难点痛点的问题,强化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降碳、治污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强化精细化运营。二是在资本运作方面,依托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引进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加快产融互动、创新驱动,延展资本与技术链条。三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围绕全员视角、管理视角、业务视角以及技术视角,推进多板块跨板块业务协同,形成平台化合力,促进经营管理高效协同和集约管控,孵化新型核心竞争能力。

  (四)坚定市场导向,优化机制提质增效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融合市场化优势,在组织管理、人才发展以及市场化机制等方面持续变革,进一步激发发展动能。一是持续推动组织变革。完善“集团-平台公司(事业部)-项目公司”三级组织架构,以“两强一统两加强”为抓手,建设价值型、服务型集团总部。二是持续推动人力资源改革。立足“强供给、优结构、提人效”九字方针,持续深化人才盘点工作,通过升级选人用人体系、重塑干部能力培训体系、优化绩效管理体系,提升人资效能管控。三是持续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深化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绩效考核三项机制改革,探索推动下属企业KPI转为OKR,试点开展增量激励,做实做深绩效管理强制分布体系,推动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关键人才和做出突出贡献人才倾斜。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对策

  1.宏观政策风险:宏观经济政策、税收政策、水务产业政策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对策: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走势,加强行业政策信息的研究分析,并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提高公司抵御政策性风险的能力。

  2.盈利增长风险:受经济结构性调整影响,公司供水主营业务增长缓慢,且在承接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管网互联互通工程等项目时,大部分项目需自筹改造资金或垫资,公司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

  对策:积极拓展产业链及新产业300832)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持续深化组织改革,优化运营管控能力,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稳步推进攻坚治水、供水保障系列任务,助力改善城市营商环境。

  3.水质安全风险:公司作为城镇自来水供应商,供水质量直接关系到供水区域内居民的用水安全。环境破坏、自然灾害、水源水质污染等突发事件,给供水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对策:公司高度重视自来水的水质,拥有国家资质认证的水质检测实验室,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设施保障出水水质指标高于国家卫生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水质安全事件。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6
中山公用
击败了16%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9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24亿股,占流通A股57.81%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83元。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