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6 21:51:07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同方股份60010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从国内看,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冲击,经济恢复发展本身有不少难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速显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又接踵而至。外需下滑和内需不足碰头,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并存。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同方股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公司全员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初步构建起战略清晰、科技引领、主业突出、治理现代、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新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收入同比增长21.35%;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初显成效;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更加夯实,科技成果进一步涌现;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提升,国际化收入较上年快速增长33.87%;强力推进结构调整,计算机等重大项目处置完成落地;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三项费用比重逐步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增加;多渠道拓展融资,中长期融资比重大幅提升,债务结构更趋合理。

然而我们也看到,受到外部竞争加剧、部分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业务出现增长放缓、毛利率下降等情形;部分参股企业投资效益不佳,拖累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公司全年仍出现了较大亏损,未能实现扭亏为盈。因此公司还需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水平,同时加大对部分微利亏损企业的优化调整力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2023年,公司经营情况具体如下:

(一)强化战略引领,“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落地

同方股份全面落实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组织优化调整要求,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规划定位更精准、目标更清晰、路径更聚焦、措施更具体。从战略层面有效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大力发展安检安保产业,协同推进核安保一体化、智能选矿、辐照应用等产业,聚焦数字信息产业和能源管理节能产业,进军储能和综合智慧能源领域。同方股份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成立“产业焕新行动”专项工作组,聚焦新领域、开辟新赛道,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全力落实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顺利运行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进了专项工程任务的实施,保障了专项工程按期交付。同方软件(赛威讯)、同方知网大力协同,落实国家统计局系列重点项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项目已顺利开网上线,实现了“用中国系统处理中国数据”。同方威视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三家机场项目,为高标准建设自贸港贡献智慧和力量,“迪拜世博会安保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服贸会全球服务示范案例。同方能源实施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民生银行数据中心等项目,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项目斩获国家级鲁班奖,公司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聘任首批科技委委员、成立创新研究院,打造“三科一院”科技创新协同组织体系。发布19项“面向2030重大前瞻性科研项目”清单。顺利通过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攻关和产业化,静态CT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同方知网携手华为打造千亿级知识增强型大模型,推出新一代生成式知识服务产品。昆仑数字平台AI算法突破行业应用,实现智慧医院项目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2项,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两金一银”、省部级科技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260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

(四)坚持目标导向,全力落实高质量稳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重挑战,实现营业收入、新签合同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积极落实项目回款,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45亿元,同比改善0.9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有效应对国外环境不利影响,海外市场逆势增长,国际化经营收入68.07亿元,同比增长33.87%。其中同方威视在亚洲、非洲和南美等区域实现较大增长。

(五)聚焦主业协同发展,市场开拓亮点纷呈

报告期内,公司核技术应用产业智能选矿系统投用,矿石分选行业实现收入零突破;海外首套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完成交付,新能源检测业务实现大幅增长。智慧能源产业中标华电灵武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正式进入新能源储能主赛道。数字信息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推出“AIGC检测服务系统”。公司主动融入中核集团发展大局,助力核工业数智化转型。全年达成中核集团内合作意向项目257项,其中中核集团经济运行信息化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并保持平稳运行。中核浙能核安保一体化项目正在推进示范项目落地。不断加强中核集团内协同,重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承办第六届进博会,参加国家“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东盟博览会、中核集团供应商大会等,不断擦亮“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的品牌底色,同方威视集装箱货物检查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入选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

(六)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发展效能进一步提升

公司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计算机转让项目已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并收取股权转让款,顺利完成交割;国都证券项目已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同方友友关停境外金融业务。江新造船、供热特许经营业务已完成转让,同方健康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摘牌。报告期内公司压减28户法人主体,实现资产处置回款约17.6亿元。公司高效圆满完成同方知网股权与业务重组,理顺和优化了知网产业架构,生产关系和管理关系进一步理顺。

(七)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市场化活力进一步激发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平均从业人数、平均职工人数较去年进一步优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大幅增加。同方股份对同方威视施行“一企一策”授权,在改革改制、计划管理、投资及项目管理等领域加大授权,建立授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授放权实施情况。

(八)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报告期内,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完成口行贷款、农行银团等49.8亿元中长期融资落地;优化有息负债结构,债务期限结构更加合理;30亿元科创型私募债券成功注册并在年内发行两期;治亏减亏取得积极成效,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0户。报告期内,公司全级次安全环保责任体系、组织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方安环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3家单位年内通过中核集团安全标准化达标,获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3个产品获得“绿能星-新型技术产品”优秀奖。公司健全重点领域合规风险识别、评估机制,开展“小远散”单位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促进制度、流程持续完善和优化,公司内控和合规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归属于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产业和数字信息等产业领域。按照所处行业及经营模式可分为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我国核技术应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保守估计,2022年底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预计2025年可达万亿市场规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核技术应用产业,成为当前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核技术应用有望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大资源投入与政策保障。从需求及电力装机电量平衡预测来看,2060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占比需达到20%以上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2023年是国家提出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四十周年,能源安全被不断提到新的高度,国家进一步加大核电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核电装备相关产业竞争力,为能源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更强动力。核电快速发展将带动核仪器仪表、核安保、智能铀矿山、检验检测运维、核工业数智化等多领域市场需求,公司各产业均有应用场景。

自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降碳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经过三年建设,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并愈发完善,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并促进着各领域的低碳转型。2023年4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双碳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提出建设重点任务,国家层面政策愈发细化,双碳标准体系建设有了指南。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进一步深入。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智慧能源产业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预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6.1万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70.8万亿元。人工智能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5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到2026年市场规模达8941亿美元。其中,软件在市场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占比近九成,2023年市场规模为44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4%。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数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指标显著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恢复向好,出口降幅收窄,投资平稳增长。

国家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保障体系建设等,不断促进产业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同方股份自成立起依托清华大学相关学科院系,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初期的“带土移植”,到“一主两翼”协同创新模式,到“五位一体双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再到目前的“中核集团科研院所和清华大学及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授权承接平台”,公司在科技创新上打通了产业孵化模式链条,激发了内部创新活力,形成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业务模式和优势,经过20余年产学研实践,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安全可靠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重点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基地和国家级孵化器、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大型一级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能力五十强企业、众创空间等权威认定。

公司秉承“科技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定位于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致力于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逐步形成和打造了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数字信息、成果转化等主干产业集群,形成了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并行的创新体系,构建了系统性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核技术应用业务:主要为安全检测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拥有全球安检行业最完整的产品线序列,共计3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实现了危险物的自动识别、人脸识别、安检数据智能分析,为智慧机场、智慧海关、智慧口岸建设、智慧交通提供方案支撑。

智慧能源业务:主要为将数智化和节能产品与技术综合运用于建筑园区、清洁供热、工业余热、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致力于打造智慧低碳城市和清洁智慧能源。

数字信息业务:主要以自主可控产品为基础,以知识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驱动数字经济新基建,为政府和央企多个业务场景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撑。

成果转化业务:主要利用科技孵化优势,搭建中核集团与高校之间的桥梁、构建技术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创建成长型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成果转化体系,为公司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学研结合优势

公司秉承科技创新与市场化底蕴,致力于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逐步形成和打造了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数字信息等科技产业集群,形成了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并行的创新体系,构建了系统性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筑基础。公司“技术+资本”战略,成功将技术成果“带土移植”培育为产业公司,资本助推产业公司成长为产业集群。

公司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构建形成管理赋能、技术赋能、资本赋能、品牌赋能、产业链赋能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不断激发内部创新活力,运营“核创空间京津冀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着力推动中核集团、清华大学及相关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领先性企业,助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自主创新优势

公司秉承“科技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聚焦国家战略,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系列适应国情、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场景应用痛点的创新产品和方案。诸多产品和技术在各自细分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界首创的以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的大型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在中国深圳莲塘口岸投入运行,标志着大型货物/车辆检查从二维扫描技术正式迈入三维立体成像时代;自主研发的全工况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应用“多级降温-两段式结构”,突破了“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的关键技术,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达30%,降低热电联产供热能耗40%,提高既有管网输送能力50%,使超长距离供暖和大规模余热利用成为可能。公司的核心标准布局,确定了行业领军地位,公司已发布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77项,行业标准51项。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重点产业构建先进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司积极部署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推动相关项目的科研化和产业化进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攻关和产业化,其中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2项;新增各类知识产权699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69项,海外发明专利91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2项,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两金一银”,获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科技类奖项15项。新增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国际化优势

公司立足国际化经营,培育全球竞争力,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拥有遍布全球的营销服务、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在香港、波兰、澳大利亚、土耳其、巴西等地建立近40家海外分支机构,在中国、欧洲、南美洲等地建有生产制造基地,形成了面向全球的供应链和制造支撑体系。公司产品销往175多个国家和地区,知识服务海外机构用户1100余家。公司拥有多年深耕国际市场的海外资源优势,具备了国际化市场开发与国际化经营能力。

(四)人工智能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多种复杂场景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熵变理论体系融合,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引擎,面向行业多复杂场景视频分析算法,已应用于交通、安保、安检三大领域。公司拥有节能和能源算法库及生成式工业控制软件,并已广泛进行行业应用。同方知网有基于大模型和全球最大的中文学术资源库的生成式知识服务,同方知网与华为合作共同打造可融入生产系统的“中华知识大模型”,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联合创新和技术攻关,重点研究大模型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应用,共研“华知”大模型,合作推出各类行业大模型和场景大模型,力争实现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大模型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五)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势

公司深耕行业应用,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在智慧民航领域,公司可以提供行李传输系统、在线CT系统登机桥管理、易安检系统、安检云平台等解决方案。在能源管理方面,公司提供智能建筑与园区、智慧供热、节能优化、能源托管、余热利用和昆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在数智化管理方面,公司可提供智能决策、协同办公、产业数字化、知识服务、工业互联网、图像处理以及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等综合解决方案。

(六)模式创新优势

公司基于客户需求和特点,在业务开拓过程中不断拓展新业务新模式,其中典型的包括解决方案的总包模式,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有需求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推广的BOT模式,在大型赛事活动、大型项目上应用的融资租赁模式,以及在IT系统运维、能源托管运营的综合运营托管模式。多种模式创新的成果应用,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要力争经济增长回到合理区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我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1.从公司所处的核技术应用产业来看

核技术应用属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它以核性质、核反应、核辐射、核效应和核谱学为科学基础,以研究实验反应堆,射线装置,同位素等为技术工具,主要应用领域有:核农学,工业核技术,核仪器仪表,核分析技术,医用核技术,空间与地学核技术,核技术环保产业,核技术社会安全等多个应用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核技术应用在发达国家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根据《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报告(2023)》,美国将核技术列为优先支持的22项重大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其核技术应用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日本、韩国、瑞典和欧盟主要发达国家该项指标为2%—3%。《“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核技术纳入加强前瞻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在核技术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发展非动力核技术,支持发展离子、中子等新型射线源;研究开发高分辨率辐射探测器和多维动态成像装置;发展精准治疗设备、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探伤、辐射改性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持续推动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未来,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促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标准化、集约化与国际化,在国家力推“核电出海”和中国核电601985)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其密切相关的核技术应用将随着国民对核科技认知的不断提升,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更多领域,迎来跨越式发展。

据ResearchAndMarkets预计,从2020年到2027年,人工智能和安全检查系统的集成预计将以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而为安全检查市场提供增长机会,到2027年预计将达到110.41亿美元。根据OMDIA的报告,2021年爆炸物、武器和违禁品(EWC)探测设备市场容量(含设备销售和售后服务)从2020年的31.69亿美元下降至30.99亿美元,减少了约2.2%;2021年EWC探测设备销售约为19.17亿美元。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运转逐渐恢复正常,各国用于开发新体育场和其他此类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开发,也使得安全检查系统的需求增加。在全球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市场对安检设备的安全级别、检测精准度、反应速度等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安检设备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另外,现阶段安检环节除需要安检设备外,还需要安检人员配合检查,随着安检复杂程度不断上升,人工安检效率降低,安检设备智能化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安检设备行业的进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在海关、出入境口岸等领域安全需求等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安检设备应用需求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安检设备市场之一。同时,伴随我国机场新建与扩建、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快递业务量位居全球首位等产业发展态势,亦对我国安检设备行业有一定拉动作用。

2.从公司所处的智慧能源产业来看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窗口期,以及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奠基期。智慧能源产业作为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支撑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能,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3.从公司所处的数字信息产业来看

在数字信息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当前,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则成为新生产工具,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在我国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二是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因其独有的低边际成本、强渗透性和融合性等特点,推动物质生产力创新。三是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需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而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一是通过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融入千行百业。随着技术迭代创新,人工智能将在更深层次上广泛赋能政务、新闻、金融、制造等垂直行业领域,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人工智能通过塑造新型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与人类不同的智能化且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劳动者”,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二)公司发展战略

传承清华基因,融入中核血脉,秉承科技创新与市场化两大底蕴,面向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聚焦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数字信息、成果转化四大核心产业,依托技术加资本双核驱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理念文化、经营管理、组织人员、产业协同四大融合,成为中核集团科技创新示范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核技术应用产业平台,数字信息与能源管理的骨干,市场化与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助推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实现。

1.核技术应用业务:立足安全领域优势,抢抓海关和民航市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步伐,做全球安检行业的领导者,成为安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引领者,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的主力军。

2.智慧能源业务:巩固智慧建筑与园区、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清洁供热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管理软件家族、热泵与节能装备等产品,推广节能运营业务,构建城市源网荷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创建国内领先的综合智慧能源服务产业集群,成为能源管理领域央企领先的企业。

3.数字信息业务:以大数据资源体系和知识增强大模型双轮驱动,赋能数字信息、核技术应用和智慧能源板块,探索推动数字技术与核工业科技创新融合,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数字信息服务提供商,促进核工业数字化、智慧化、高质化发展。

4.成果转化业务: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中核集团与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桥梁、科研团队技术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桥梁、成长型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桥梁,打造国际知名的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同方股份将进一步推动业务布局优化,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大力发展战新产业300832),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数字信息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举措,保障“十四五”战略目标实现。

(三)经营计划

2024年主要目标:努力实现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并提升盈利水平;核心主业做强做优做大;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更加突出;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深化改革显著提升;建设完成同方一体化经营管控平台,实现经营管理与企业治理的数智化变革;内部优势资源持续整合,打造培养新的业务增长点,产业发展迈入新征程。

重点工作任务主要为:一是加强顶层谋划,提升治理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坚持稳中求进,着力稳经营拓市场,确保全面完成经营目标。三是抓好科技创新引领,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四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五是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六是以“整体-协同”推进核心竞争力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与行业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致的风险

公司业务涉及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及数字信息等重点行业,直接受到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可能影响公司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2)行业竞争风险

公司所处部分行业领域属于竞争激烈的行业,相关业务毛利水平受市场竞争因素影响呈下降趋势。随着整个行业的成长性降低,市场竞争加剧,主营业务毛利率的下降将给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影响。此外,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在国际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除了要通过发展自主核心技术与国际知名企业竞争外,还面临在市场、技术开发、经营等生产要素管理方式上能够提供与国外跨国公司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经营机制的双重竞争压力。未来如果公司技术研发速度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将对公司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2、业务与经营风险

(1)产品生命周期快速变化的风险

公司一直坚持以自主技术为核心,在技术上拥有较强的优势,但是从科技成果产业化到确立明显的市场优势需要有一个被市场认同和接受的过程,此过程的期限长短也将形成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更新快,技术与产品由导入期至衰退期的时间也相对缩减,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公司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公司的经营活动有较大影响,若不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其影响,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2)人才竞争风险

公司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大批优秀人才确保了公司在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数字信息等领域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杰出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开发队伍形成的综合技术竞争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稳定和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公司产品的开发、生产、质量保证和更新换代等将主要依赖参与研发的技术开发人员。随着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大,高新技术人才在国际、国内流动变得较为频繁,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变成人力的竞争。若公司无法建立有效的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管理机制,无中长期激励等制度上的保障,将弱化公司持续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国际化竞争。

(3)新技术研制与开发的风险

公司三大产业链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和数字信息所涉及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权4024项,计算机软件登记1477项。公司一直将高新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作为核心竞争能力和业绩增长点,而高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经营活动。尽管公司在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之前,要对资金投入、市场前景、投资回报等因素进行权衡比较之后方可进入开发阶段,但由于技术发展、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市场对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不确定性,即使公司做了周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仍存在着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风险。

(4)技术时效性风险

高新技术中任何创新的时效性都非常显著,一项高新技术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5)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公司业务板块包括三个主干产业,涉及的经营项目较多,如公共安全、智慧节能、知识内容与服务、软件信息服务及照明等行业。未来公司板块所涉及的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若加大,则会对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产生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6)海外业务风险

公司现在存在包括互联网服务、智慧城市、安防系统、照明产品等众多海外业务,并在香港、美国、澳大利亚、波兰、新加坡等众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海外市场几乎遍布全球。近年来,海外经济形势波动较大,部分海外地区的政治局势不稳定,这对公司海外业务和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存在一定不利影响。

(7)资产处置风险

公司面对着外部市场压力和内部改革压力,正在推动改革调整工作,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过程中涉及“两非”剥离、“两资”清理、法人层级及户数压减、参股企业治理等专项工作,由于资产金额大、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程序多,社会关注度高,推进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可能造成不能按时间进度计划如期完成改革目标,未实现业务结构优化和成功转型,影响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削弱公司竞争力。

3、财务风险

(1)汇率变动风险

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较大,因此汇率变动不仅影响公司未来现金流,还会产生汇兑损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海外市场收入已成为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公司将继续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承接国外项目,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公司在外贸交易中,尽可能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或选择可自由兑换的强势货币;在合同中约定汇率锁定条款;通过匹配外币融资或同币种外汇收支,以最大限度对冲外汇受险头寸带来的外汇风险。

(2)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存货主要为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发出)商品和工程施工业务存量,虽然存货跌价准备于资产负债表日计提较为充分,但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较大的存货存量仍面临一定的跌价风险。为此,公司一方面密切监控实物类存货库龄与工程类存货结算进度,一方面严格实行以销定产和精准化排产,力求从根本上释放或缓解存货跌价风险。

(3)应收款项占比较高及坏账的风险

虽然坏账准备于资产负债表日计提较为充分,但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公司未来仍面临一定的应收款项坏账风险。为此,公司将继续兼顾保持并拓展市场份额与强化信用和流动性风险监控两方面诉求,在合理运用赊销政策与赊购信用的同时,强化现金收支管理,确保营运资金安全。

(4)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较高及波动风险

公司投资收益一方面来源于公司与其他战略经营合作伙伴组建的联营企业于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由本公司按权益法核算所应分享的部分;另一方面来源于股权处置和与资产重组相关事项获得的收益。公司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同方全球人寿有限公司、同方投资有限公司、泰豪科技600590)股份有限公司等重要参股公司。由于公司投资收益对利润总额的比重较高,如未来投资收益出现较大波动将影响公司当期盈利水平。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公司对其可能的处置,都将对公司未来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6)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风险

若未来公司有关参股公司经营未能得到良好改善,则公司存在长期股权投资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4、管理风险

公司拥有数量众多的控股和参股公司,而且由于公司下属多个产业板块不断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和营销渠道,给公司的管理能力和公司与子公司协同效应发挥带来了挑战,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7
同方股份
击败了33%的股票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长期趋势已有10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9.02亿股,占流通A股30.44%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7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