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9 16:33:0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华夏银行600015)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公司业务概要

本公司于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1996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是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在全国120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4家一级分行,78家二级分行,营业网点总数982家,员工4.03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本公司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立足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面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投资银行、贸易金融、绿色金融、网络金融和现金管理等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面向个人客户提供存款、消费金融、借记卡、信用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养老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以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为主旨,持续推动金融市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业务协同稳健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客户的能力。在2023年7月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本公司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第46位、按资产规模排名全球第60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执行情况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恢复进程中的困难挑战,本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数字化、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业务四大战略转型,着力实施“三区、两线、多点”区域战略、结构调整、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八大重点工程,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战略目标任务序时推进、整体向好。

(一)战略转型推进情况

数字化转型全面攻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构建数字化能力评价体系,激发数字化创新潜能。数字化经营效能充分释放,打造华夏财资云品牌,投产企业级数字化客户经营平台,建设企业级远程银行平台。全栈式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创设基于数字信用的数字融资产品,上线产业数字金融信贷平台与监测运营平台,发布“数翼通”产业数字金融品牌。统筹推进风控数智化转型,持续迭代升级大数据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功能,启动企业级特殊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投产合规规则库和合规图谱系统。着力夯实数据管理能力,推进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企业级数据分析模型管理体系。金融科技实力稳步增强,加强企业级架构管控,建成新一代数据敏捷交付体系,构建覆盖两地三中心的企业级综合防御体系。报告期内,本集团信息科技投入同比增长4.79%、占营业收入4.34%,产业数字金融数字融资类业务新增投放26.78亿元。公司金融转型提质增效。全面开启客户增长向生态化转型,推进“行业+生态+客户”营销获客体系建设,深入实施“3-3-1-1”客户战略,持续深化银政合作。对公存款实现有质量增长,对公存款付息率保持较低水平。公司贷款业务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战略新兴、碳减排等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完善机制建设,强化组织推动,持续深化业务协同,承销规模市场排名靠前。贸易金融持续推进平台化、场景化、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围绕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租赁、绿色消费、碳金融不断创新产品、推动业务发展,强化ESG风险管理,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客户比上年末增长4.10%;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1.11%。

零售金融转型成效显现。零售客群稳步增长,构建数字化客户服务模式,做优客户积分权益服务,全国推广“大美华夏”消费季活动,提供特色化养老金融服务。个人存款业务长效增长能力提升,持续完善基础产品体系,提升数字化客户服务效能,强化专业化资产配置能力。个人贷款业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保持房贷业务稳健发展,推动消费信贷场景化建设,加强消费金融支持。体系化推进财富管理银行建设工作,健全产品精选货架,开展经营体系优化,丰富资产配置场景。信用卡业务平稳发展,加速信用卡业务向生态化转型,创新场景激活消费需求,持续完善自助渠道建设。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比上年末增长3.01%;个人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7.83%;信用卡累计发卡量比上年末增长12.33%。金融市场业务转型成效持续向好。持续推进金融市场业务轻资本转型,资金业务动态调整交易策略,深化同业客户经营体系建设,票据交易量再创新高。资产管理业务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产品规模快速增长,投资收益持续占优,渠道拓展不断加速。资产托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募基金托管较快增长,建立托管客户链式开发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托管数字化转型,加强运营承载能力专业化建设。报告期内,本公司本外币资金交易业务累计交易量比上年增长33.48%;理财产品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5.30%。

(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

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坚持“三区、两线、多点”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以“三区”分行为引领、“两线、多点”分行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建设,主动融入当地主流经济,持续加大对京津冀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纵深推进一体化机制建设,加强区域联动合作,增创“商行+投行”竞争新优势,全面接入长三角民生消费金融场景,拓展数智供应链合作新模式,打造离岸业务桥头堡,深度融入“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分行发展提速,营收创利对全行贡献显著提升,着力实现四大特色领域发展和两大产业重点突破,开创自贸区债券投承联动新模式,打造粤港澳区域私行品牌,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三区分行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2.70%。深度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助力首都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市重点区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支持在京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为央企集团本部或一级核心子公司开展主动授信。助力激发首都消费活力,主办2023年北京消费季“京彩华夏惠购节”等活动。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机制,试点“投联贷”“认股权贷款”产品。服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现数字人民币新系统投产,参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要素试点。打造贸易金融服务特色,积极参与“两区”“三平台”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助力首都乡村振兴。支持首都民生发展,助力首都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出“公积金增信贷”。

持续优化风险与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强化风险前置引导,充分发挥风险偏好传导的主干作用,加大信贷与投融资政策精细化、差异化力度,加强授信审批指引与区域授信策略衔接。抓实风险过程管控,理顺信贷管理流程,强化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专业分工与内控制衡。加快存量风险处置,加快推动保全工作转型,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和不良资产处置质效。加大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构建新的房地产金融服务体系,配合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存量风险。加快风控数字化项目建设,迭代升级企业大数据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全面启动特殊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加强风险文化建设,推行“稳健进取”的风险文化理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依法合规经营不断加强,加快合规体系重构及系统建设,前移尽调关口,加强合规监测预警。加快健全市场化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化发展导向,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建立科学合理、协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重点区域、重点分行、重点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持续优化协同营销机制,形成总分支行、前中后台、业务条线间、母子公司、集团内外等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全新智慧运营体系,强化集约化运营,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推进渠道统筹,打造一流客户体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升客户类指标考核力度,构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考核分配体系。推动研究体系建设,开展民营经济、消费信贷、产业政策等重点课题研究,前瞻性研究未来业务方向。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组织架构及职责,总行组织架构调整方案逐步落地。深入推进人才市场工作,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推进专业序列建设。

三、总体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外部环境及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虽然仍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和挑战,但总体来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挥政策“组合拳”协同联动效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陆续下调。金融政策持续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深化金融改革,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长,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继续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全力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继续推动深化金融改革。银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势头,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以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转型改革新路径。

(二)经营业绩概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促转型、调结构、增效益、防风险,各项经营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规模平稳增长。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规模42,547.6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45.99亿元,增长9.09%;贷款总额23,095.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6.10亿元,增长1.61%;存款总额21,299.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0.71亿元,增长3.20%。经营质效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实现利润总额354.39亿元,比上年增加18.56亿元,增长5.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63亿元,比上年增加13.28亿元,增长5.30%。

质量管控成效明显。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385.0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3.65亿元,下降3.42%;不良贷款率1.67%,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四、业务回顾

(一)公司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加快推进公司金融转型,坚持“商行+投行”转型战略,加强资源整合和协同营销,以客户为中心,全面开启客户增长向生态化转型,推进“行业+生态+客户”营销获客体系建设,深化客户经营,积极拓展生态客户,加快创新步伐,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1.公司客户经营

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树立“经营客户”的理念,不断深化“行业+客户”营销,积极融入主流经济产业,全面开启客户增长向生态化转型,推动获客模式从单一获客向生态获客、批量拓客转变,推进数字化生态图谱研究、精准数据化获客,从产业类、资金类、平台类和园区类四类生态出发,穿透客户的产业链、股权链、资金链,大、中、小生态并举,推动“1+N+N”的客户批量开发。在光伏、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生态客户、园区获客、沿着政府资金获客等业务场景中,通过“商行+投行”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客户获客模式,持续提升对客户资金交易的持续跟踪服务能力、对客户机会业务的全面覆盖服务能力。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客户65.35万户,比上年末增速4.10%;报告期内,本公司新开发生态客户超过3万户。

深入实施“3-3-1-1”客户战略,完善“3-3-1-1”白名单认定标准,梳理31个省份主流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清单,按照“紧扣当地主流”“可开发可合作”的原则对“3-3-1-1”客户白名单进行优化调整。与重庆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21家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签署“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深化整体业务合作。报告期末,本公司总行级战略客户130户,比上年末增加12户;纳入“3-3-1-1”白名单管理的客户12,329户,已与其中的5,856户开展业务合作;上述“3-3-1-1”白名单客户对公存款余额3,037.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2%;贷款余额3,262.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7%。

持续深化银政合作,强化机构客户营销组织推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建设,持续优化中央及地方财政非税业务系统,连续七年在财政部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银行代理业务综合考评中获得“优秀”;深化与国家医疗保障局业务合作,成为北京市医保移动支付主清算行之一;推进教育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系统建设,实现业务落地。坚持“科技赋能,场景拓客”,以机构客户为源头,不断拓宽机构客户生态圈,在医疗、教育、社保、烟草、公检法等领域,加大信息科技场景建设及应用,提供创新性、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有效增强合作粘性。

2.公司存款业务

坚持存款立行,加强对公存款营销组织,持续拓展存款增长来源,优化存款结构,强化产品组合运用,深化客户分层分类营销,狠抓融资客户、机构客户和结算客户的存款增长,开展生态客户营销,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实现了对公存款有质量的增长。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存款余额16,166.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5%。对公存款付息率2.06%,继续保持股份制银行较低水平。

3.公司贷款业务

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和服务力度。在绿色金融方面,深化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重点双碳领域研究,持续开展产品创新,开发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专项产品,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成功落地全国首单光伏公募REITs。在科技金融方面,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总行服务专班,细化信贷与投融资政策,加大信贷资源配置,给予贷款定价优惠,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推出选择权贷款、投联贷等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特色产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在养老金融方面,建立养老产业金融专业机构团队,推出“华夏颐养”养老金融系列产品,集合账户、现金结算管理、资金保值增值、表内外融资等各类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报告期末,本公司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13,773.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0%;三区分行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9,062.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5%;绿色贷款余额2,692.73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绿色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4.公司结算业务

提高服务便捷性,创新优化结算类产品。报告期内,推出公募REITs项目资金监管产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围绕房地产、新市民、养老、教培等民生重点领域,提供政府要求类资金监管服务,满足各级住建、人社、民政、教育等政府部门的资金监管需求;为公司债、企业债、企业资产证券化、上市公司业务、新三板等市场化融资业务提供募集资金监管服务。上线满足多种代收场景的对公代收产品,实现便利化的对公主动收款;优化单位一户通产品,满足客户通过一个账户实现资金统一管理、分层分账核算、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积极开展公司金融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一流企业网银,全面开展企业网银页面和流程重构,按照全新设计规范完成300多只交易页面色调风格和布局调整。新增企业超级网银管理员、法人意愿在线核实、企业信用报告线上查询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对公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服务能力。以服务重点客户为契机,提升企业网银和银企直联定制化、差异化服务能力,强化与核心企业银企直联对接合作。报告期末,本公司企业网银客户44.6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56%,月活跃用户(MAU)达到27.33万户。企业手机银行客户16.6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97%。加强结算资金管理服务,强化公司网络金融结算系列产品应用。报告期末,本公司公司网络金融结算系列产品新增签约客户397户,累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等21个行业的2,508家客户提供服务,协助客户管理资金规模达到590.99亿元。

5.投资银行业务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商行+投行”转型战略,聚焦专业能力建设,完善投行机制建设,强化组织推动能力,持续深化业务协同,推动全行投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

报告期末,本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规模7,716.56亿元,同比增长11.11%;投行业务新增服务客户941家,持续推动对公客户基础扩大、结构优化、层级提升,境内承销业务规模1,940.07亿元(含资产证券化),其中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发行规模1,875.43亿元(含资产证券化)。本公司承销规模在74家承销商中排名第18名3。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战略决策部署,以投资银行业务助力经济发展转型、践行社会责任。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深入推进绿色金融特色业务,报告期内,联席承销碳中和债券一笔,发行金额15.00亿元;持续发力中资绿色境外债领域,助力打造“可持续、更美好”的价值品牌,协助企业成功发行18单绿色境外债券,合计规模12.65亿元。积极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召,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联席承销乡村振兴票据两笔,发行金额9.00亿元。积极参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承销科创票据十笔,发行金额110.00亿元。

不断强化并购银团业务基础和专业团队建设,持续强化保险撮合、租赁撮合、券商撮合、信托撮合、股权撮合等五大类撮合产品体系建设,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健全对公财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集团联动枢纽作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交叉销售与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打造对公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对公财富管理产品销售端健全产品精选货架,充分满足企业客群财富配置需求,报告期末,本公司实现代销企业理财产品规模556.29亿元。

6.贸易金融业务

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坚持回归本源,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推进平台化、场景化、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积极响应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号召,大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报告期内,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29.15%;代理行布局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沿线代理行627家,占比52.87%。

(二)零售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全力促进经营转型数智化、产品服务创新化、队伍建设专业化、业务管理精细化,稳中求进推动零售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1.零售客户

坚持“客户价值创造”导向,深化客户分层分群经营,切实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构建数字化客户服务模式,建立“跨条线融合、业技数贯通、总分支穿透”的传导推动机制,推动数字化客户经营“速赢”项目的规模化运营。基于客群细分和客户全生命周期旅程管理,为客户差异化配置活动、产品、服务等,数字化驱动客户价值创造和体验升级。做优客户积分权益服务,以客户生命周期为主线,开展养老金、代发、信用卡客群等专属活动,推出低碳出行挑战赛、元气“薪”期三等热门活动,丰富财私客户特色权益品类,实现生态场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开展“大美华夏”消费季活动,持续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部署,以北京消费季“京彩华夏惠购节”、“深圳华夏购物节”为标杆示范,全国推广消费季活动。聚合优质资源,投入千万消费券,将服务延伸至客户衣食住行等各类生活场景。提供特色化养老金融服务,全面升级个人养老金六大交易渠道,逐步完善涵盖存款、基金、保险的养老金融产品谱系,推出“颐养伴VCare”专属资产配置服务,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养老投资需求。个人客户群体不断壮大。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客户总数(不含信用卡)3,277.5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19%。其中私人银行客户1.47万户4,比上年末增长6.96%;消费信贷客户56.41万户5,比上年末增长0.58%;收单支付客户61.0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13%。

2.个人存款业务

积极顺应市场形势变化,将存款组织融入客户综合经营,通过场景搭建、数字化赋能和资产配置,推动个人存款量质齐升。积极拓展批量代发、二手房交易、平台合作、资金监管等重点项目场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带动客户批量增长和结算资金沉淀。借力数字化客户经营项目,围绕代发客群、小微客群、财富客群、收单客群、个贷客群等重点客群开展客户经营,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差异化匹配存款产品,通过客户综合价值提升带动存款发展。强化专业化资产配置能力,将存款产品作为客户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客户存款配置规模。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存款余额5,115.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3%。

3.个人贷款业务

积极贯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大力落实支持居民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加大个人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居民合理消费信贷需求,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个人房贷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恢复,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坚持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监管要求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优化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体验。消费信贷助力消费恢复升级,加快转型节奏,加大资产投放,提升零售转型先锋引领作用。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推进自主建模、自主品牌消费信贷产品升级改造。重点落实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以及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要求,根据各地消费、教育等金融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个人消费信贷金融服务、数字化的个人线上贷款服务。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5,359.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045.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71%。

4.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

以客户经营为主线,不断丰富产品货架,着力客户关系提升,强化专业配置服务,体系化推进财富管理业务开展。

健全产品精选货架,满足客户配置需求。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打造现金类快赎金融服务工具,上线T+0快速赎回货币基金组合产品“天添宝”和具备支付功能的T+0快速赎回现金理财组合产品“日日盈”,增加龙睿系列消费金融策略产品的合作机构,发行睿诚系列的资本市场策略产品,不断优选产品策略,丰富财富管理配置工具。开展经营体系优化,推进客户关系提升。启动“强基工程”,优化财私客户经营模式,提升客户细分运营能力。升级“私人银行创+优享”服务专案,创设法律、税务等特色非金融服务,开展企业家客群联动营销活动,提升对客综合服务能力。优化涵盖投资、融资、规划、增值权益等产品服务的“智”系列工具箱,构建“商行+投行+私行”的专业服务工具,满足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丰富资产配置场景,推动客户深度经营。开展“享配置盈未来”资产配置和“智健诊伴久远”资产健诊专业服务,举办“谋定后动驭势前行”总行级投资策略会,组织百余场“财富进阶百场行”沙龙活动,发布华夏银行私人银行资产配置报告,加强全流程资产配置和顾问式陪伴服务。结合特定时节打造华夏财私“财富文化”,将重要节气、节日与财富知识科普相结合,向客户宣导正确的投资理念和科学的投资方法。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质效。组织理财经理、投资顾问、产品经理等财富管理队伍专业培训,建成“财富翰林计划”分层素质培养体系,举办“星榜样正青春”翰林财富大赛、“星辰杯”资产配置大赛,提升队伍实战技能。遴选优秀人才组建私行理财经理“菁英荟”,组织选拔认证首批总行级分行投资顾问,纳入总行级投顾团管理,为重点客户服务提供垂直赋能,提升客户专业服务能力。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6为9,326.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47%。受资本市场波动及产品代销综合费率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16亿元,同比下降38.21%。

5.收单支付业务

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持续改善支付结算环境,更好满足广大中小商户经营需求。持续加强场景化收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4+X”行业场景搭建,在餐饮、零售、市场、物业4大重点行业基础上,拓展分行特色行业场景。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场景建设,与北京医保局深度合作,落地实施北京医保移动支付民生工程,为居民开通线上支付通道,实现就医、购药场景下的医保基金和个人自费资金一站式结算,提升居民就医服务体验。

6.信用卡业务

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消费本源,深化生态获客,聚焦客户经营,优化风控策略,推动业务平稳发展。

紧扣生态创新产品,加速信用卡业务向生态化转型。以客户为中心,聚焦优质青年客群,加速推进场景获客、生态活客,结合密云生态马拉松,开展UP卡场景营销。围绕咖啡场景打造客户、产品、营销一体化的集成方案,发行华夏瑞幸联名信用卡,传递华夏银行青年品牌力量。绿色赋能,面向车主客群推出覆盖油电全场景的华夏能链联名信用卡。积极响应北京市石景山区“扩内需、促消费”号召,建立政企合作纽带,发行华夏国潮点石成金信用卡。

以扩大内需为引领,创新场景激活消费需求。围绕居民餐饮、购物、出游等日常消费偏好场景开展多项营销活动,助力经济复苏向好。深耕精细化客群经营,提供差异化服务及权益产品,打造银行新动态消费场景,进一步创造金融服务价值。坚持回归消费本源,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搭建场景分期金融生态,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300959)全方位、多场景的消费金融服务。

持续完善华彩生活APP、微信银行等自助渠道建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渠道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用卡服务。不断完善生态场景布局,优化差异化运营策略,打造周周有礼、话费立减等热门活动,提升用户体验。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华彩生活APP注册用户1,882.8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47%;其中月活跃用户(MAU)339.76万户,同比增长24.46%。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围绕“优质青年客群”“生态场景经营”,升级风险管理方法,细化风险经营标签,提高风险监测频次,优化策略框架、升级模型和算法,实施精准靶向治疗,加快提升生态风控能力。深化精细化管理,提升风险经营协同能力,守好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3,947.74万张,比上年末增长12.33%;信用卡贷款余额1,840.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信用卡期末有效卡2,129.50万张,比上年末下降1.71%;有效客户1,886.0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18%。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总额9,852.96亿元,同比下降2.24%。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176.93亿元,同比增长13.90%。

7.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

搭建全渠道的数字化营销服务矩阵。打造“手机银行、企业微信、客户经理APP、云工作室”四位一体线上化移动营销服务矩阵,打通AI外呼、远程银行等新型渠道,逐步健全“智慧大脑+全渠道触达”数字化营销服务矩阵,形成多渠道、多维度协同的营销服务模式。

打造智能化的零售网络服务渠道。以个人网银、手机银行APP为载体,不断迭代完善产品矩阵,丰富服务功能,优化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线上化服务。全面重构个人网银账户功能,聚焦“简化、便捷、轻量、安全”为主线,推出“悦享·账户+”、“悦盈·财富+”、“悦速·转账+”品牌服务,提升个人网银渠道服务水平。构建手机银行运营体系,通过丰富生活场景专区、开展高频快捷支付类营销活动、优化客户旅程体验等,带动客户活跃和客户资产双提升。推动手机银行与华彩生活双APP用户体系整合与功能互通,打造“场景引流、金融承接”生态客户经营链条。截至报告期末,华夏银行手机银行APP注册客户2,694.0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90%;其中月活跃用户(MAU)428.76万户,同比增长6.18%。

推进场景化的企业级零售生态圈建设。推进企业级数字生态圈系统平台建设,与产业数字金融协同,围绕“房车学医游购”,构建涵盖个人账户、电子钱包、开放权益等的数字账户体系,实现数字客户经营与生态引流闭环。积极响应“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政策,推进网点“三公里”零售生态圈建设,打造生活业态齐全、金融功能完善、系统智慧高效、服务跨界便利的数字化生态网点。

(三)金融市场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金融市场业务转型,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与主要经济体货币财政政策,加强市场研判,加大投资交易力度,夯实客户基础,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效能和用户体验。华夏理财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推进托管业务结构优化和客户链式开发,金融市场板块市场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有效提升。

1.金融市场业务

报告期内,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紧缩控通胀,处于高利率和地缘冲突博弈加剧的环境下,国际金融市场表现分化。加息周期中国际资本流向美欧市场,助推了美欧股市上涨,债券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下跌。世界经济增速下滑预期的作用下,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不同程度下跌,黄金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中国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本公司积极加强市场变化研判,持续推进金融市场业务轻资本转型,夯实客户基础。资金业务动态调整交易策略,灵活开展波段操作,做大交易量,满足客户需求,拓宽投融资业务品种。同业负债创设同业约期产品,促进业务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同业投资持续加大标准化、线上化、公开化产品投放,提升标准化投资占比。深化同业客户经营体系建设,全力扩展投资主体和交易对手,上线“华夏e家”同业客户服务平台,销售能力和客户黏性不断增强。票据交易量再创新高,本公司在全国票据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上线商票极速贴业务系统,业务贴现耗时压缩至“秒”级,一笔授信全国通用,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大幅提升。报告期内,本公司开展信用拆借和质押式回购交易共85,441笔,交易金额680,41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3%;本外币资金交易业务累计交易量849,275.70亿元,比上年增长33.48%,其中:本公司衍生品业务累计交易量55,692.02亿元。

2.资产管理业务

华夏理财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迭代升级产品体系,建立“高-中-低波动,长-中-短期限”九宫格产品序列,明确细化21类产品标签,在业内首创天工系列指数产品,实现相对收益目标产品的突破和布局。推进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强化集团内部协同营销,深挖行外代销机构潜能,年末行外代销机构112家,较年初新增72家。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全力打造面向销售渠道和终端客户的双服务平台,设立客户体验部,搭建和运营集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强投研支撑能力,丰富投资策略矩阵,发挥资产创设效能,拓宽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把握大类资产配置机会。强化风控合规管理,整合风控合规资源和数据,前移并内嵌业务流程,完善公司风险治理架构。持续深耕ESG投资实践,行业内领先开展自身运营和资产组合碳足迹盘查。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存续理财产品697只,理财产品余额5,919.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30%。受市场波动加大、同业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变化、费率普遍下调等因素影响,实现理财中间业务收入13.86亿元,比上年下降58.82%。

3.资产托管业务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结构优化,加强集团内部联动,着力开展重点产品营销,公募基金托管较快增长,托管的全行业首单光伏类中航京能光伏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成功上市。建立托管客户链式开发工作机制,全方位推广链式营销生态获客,资产托管业务对全行的综合经营贡献显著提升。加快托管产品创新,拓宽托管业务新增长极。持续推进托管数字化转型,上线智慧管理平台和智慧客服平台。加强运营承载能力专业化建设,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服务。强化资产托管合规展业,全面提升资产托管风险防控能力。

报告期内,本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信托财产托管业务上加快前进,共计托管公募基金157只,规模3,274.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02%;带动中间业务收入2.33亿元,比上年下降1.23%。保险资金托管规模2,182.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86%。托管证券投资基金、券商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保险资管计划、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产品合计9,766只,受资本市场震荡低迷、优化托管业务结构、公募基金托管费率下调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托管规模33,670.3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07%,实现托管费收入8.15亿元,比上年下降2.79%。

(四)数字科技

报告期内,本公司坚持数字化转型,紧扣“一流智慧生态银行”转型目标,强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执行力和贯穿力,持续优化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在改进服务、创新模式、增进效率中的作用,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服务能级跃升。

全面攻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总规划为统领,22个条线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加力推进,转型各项工作见行见效,全行数字化业务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构建数字化能力评价体系,以评促转型,促能力提升,促协同创新。强化转型自驱力,牵动全行进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加快推进商业模式、组织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和重塑,围绕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开展全行大讨论大研究,汇聚全行力量,聚焦主营业务线路明晰进步方向和实施路径。持续激发数字化创新潜能,举办全行数字化创新大赛,深入挖掘重点领域创新创意,推动优质项目创新孵化。建立涵盖62个能力项、172个能力要素的数字化人才能力标准,健全培训认证体系,全行近5,000人获得数字技能认证。建立优选使用机制,精准匹配全行数字化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分布版图。

多点开花,数字金融效能充分释放。打造“一网在手、账务无忧”华夏财资云品牌,依托华夏财资云平台,实现境内企业银行账户和资金流动信息动态归集、穿透监测,拓宽客群覆盖范围,切实提升司库管理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华夏财资云运行客户数7,928户,交易金额5,426.94亿元。全面启动企业级产品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产品监测分析及效能评价体系,探索重点领域产品灵活配置。投产企业级数字化客户经营平台,实现数字化客户闭环经营。推进手机银行、AI外呼等多渠道协同建设,加快形成“智慧大脑+全渠道触达”数字化客户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企业级远程银行平台,新建远程视频服务场景,构建融合文本、音频、视频、短信等多元服务矩阵。上线企业级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共享随行,深化知识精准获取及统一扎口管理。深入推进网点数字化转型,拓展厅堂智能化系统信息发布、客户识别等多个业务场景,实现厅堂95%以上个人高频业务自助办理。

全栈式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发展。确立动产、交易、物流三大业务方向,创设数字融资产品,在高端制造、能源、仓储、农牧等20多个行业成功落地,沿产业链拓展生态客户651户,实现投放26.78亿元。上线产业数字金融信贷平台、信贷监测运营平台,提升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全流程管理能力。构建产业数字金融风控模型12宫格体系,应用量化模型预测风险及生态交易稳定性,实现数字决策破冰。数字结算类业务稳定增长,大宗商品清算通新增客户215户,累计双边清算金额约1,004.15亿元,平台通宝新增客户34户,年累计交易金额约2,089.95亿元。统筹推进风控数智化转型。持续迭代升级“龙盾”大数据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功能,丰富企业风险信息库,投产“龙盾APP”,实现标准化预警落地,进一步深化“龙盾”在企业授信全流程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授信风控标准化、移动化、智能化水平。启动企业级特殊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立足全口径特殊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清收处置过程的标准化、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智慧化,为特殊资产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投产合规规则库和合规图谱系统,图谱化展示知识信息关联关系,标签化精准检索合规信息。通过构建亿级参数NLP模型,自动监测新增内外规并识别对比相似度。形成外规内化自动管理机制,为全行提供先进合规规则信息服务。着力夯实数据管理能力。“禹治工程”各项重点工作圆满收官。布局数据管理关键赛道,成立数据信息部,夯实“金字塔”式数据管理组织架构,丰富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职能,统筹推进全行数据治理工作。推进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搭建项目全生命周期落标管控机制。统一管理行内主要应用系统数据字典,实现重要系统全覆盖。建立数据资产到数据应用的机制与流程。构建企业级数据分析模型管理体系,推进模型管理平台建设。获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四级认证(量化管理级),处于银行同业第一梯队。

金融科技实力稳步增强。报告期内,本集团信息科技投入40.48亿元,同比增长4.79%,占营业收入4.34%。强化架构引领,发布企业级架构蓝图,加强企业级架构管控。逐步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成基于“两湖两仓”企业级数据底座、数据信息中台和数据服务平台的新一代数据敏捷交付体系。发布《数字科技基础能力白皮书》,推进元宇宙、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数字技术成果转化。筑牢安全防护体系,构建覆盖两地三中心的企业级综合防御体系,形成从边界到核心的四层纵深防线,有效保护全行系统安全。研发全行云原生安全平台,实现开发、运行、安全一体化管控,降低新型架构使用风险,提高供应链安全管理能力。部署国内先进防病毒工具体系,实现点、云、网三层立体化检测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五、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风险挑战

当前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积蓄新势能。同时,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银行业竞争激烈,利差持续收窄,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承压,防范化解风险形势复杂严峻。

(二)经营计划及措施

2024年,本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金融、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战略执行、推进结构调整为重点,以防范化解风险为支撑,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1.全面深化战略执行

数字科技放大效能。加大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业务资源投入,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体制,以创新释放新动能,实现客户数量、业务规模加快增长。

零售业务规模产出。聚焦客户价值经营,提升一体化统筹和敏捷作战能力,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服务场景、服务手段,不断提升盈利占比。

公司金融加快发展。提升金融资源整合能力、细分行业专业能力、公司产品服务能力和公司客户营销能力,做强综合金融服务,做多客户综合价值,做大全行价值大盘。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金融市场做大交易。积极做大交易业务,做优主动投资,加快完善同业客户多层次产品、资产及服务体系,持续拓展收入新增长点。

2.全面深化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北京的银行”定位。坚定不移支持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首都地区金融稳定。持续深化“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建设,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深度融入“五子”联动,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主流。三区分行提升市场份额占比,向上增强创新力,在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及能力建设上先行示范,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引领力。“两线、多点”分行加快形成特色,围绕扩大金融服务圈、融入产业生态圈、服务居民生活圈,打通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3.全面深化结构调整

优化负债结构。坚持“存款立行”,以存款替代市场化资金,以基础型存款、活期存款替代高成本存款,支撑规模增长,确保成本下降。巩固基础型存款增长主体地位,加大活期存款、结算性同业存款组织力度。

优化盈利结构。坚持息差管理,精准精细定价管理,确保营收基本盘总体稳定。全力做大中收总量,显著提升占比,对效益形成强有力支撑。细化增收目标,加快补齐产品种类与业务量短板,加快优势产品发展,形成全面突破。

优化资产结构。资产配置突出“两条主线”,以国家战略为主线,强化传导贯穿;以资本新规为主线,加大轻资本、轻资产运行力度。抓好“三个关键”,加快盘活存量,着力优化增量,更加重视做大流量。

强化成本管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观念,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严控存款成本,确保成本优势;严控信用风险成本,实现风险成本有效管控;严格费用管理,严控大额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

4.全面深化风险防控

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把依法合规作为全行经营发展前提和基础,做好内外部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推动合规体系重构落地,建设合规系统平台,实现合规风险关口前移。突出内控审计监督定位,不断提升监督效能。

强化风险全周期管理。强化风险前置引导,发挥风险偏好传导主干作用,加强预警纠偏机制应用;抓实风险过程管控,强化“一道防线”责任,从业务源头做好新增资产配置和客户准入、退出管理,严防资产质量劣变;加快存量风险处置,以现金清收为核心,持续提升价值贡献。

加强重点领域管控。适应房地产市场新形势,围绕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精神,配合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存量、严格控制新增,依法合规满足优质资产融资需求。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17
华夏银行
击败了85%的股票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9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05.00亿股,占流通A股81.8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88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