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9 22:35: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合盛硅业60326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光伏行业的发展带动有机硅、多晶硅行业向上,受益于多晶硅行业新建扩建产能投放,国内工业硅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2023年国内工业硅产量达到370万吨,同比增长13.8%。有机硅产能快速扩张导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价格较2022年有所下滑。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震荡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根据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总体计划,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依托“煤-电-硅”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优势,持续提升工业硅、有机硅产能及市场占有率,不断完善有机硅下游产品布局

  报告期内,有机硅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和工业硅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达产,新疆中部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包含中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中部合盛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中部合盛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等)首期实现全产线贯通,云南“绿-电-硅”循环经济生产基地(包含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一期等)和多晶硅东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等建设有序推进。

  (二)持续注重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提升

  2023年,公司继续推进研发中心升级,集聚全球优秀人才,整合公司研发资源,为企业永续发展提供强劲智力支持。技术方面,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以及晶片外延等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突破了关键材料(多孔石墨、涂层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公司碳化硅产品良率处于国内企业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已追赶上国际龙头企业水平。6英寸衬底和外延片已得到国内多家下游器件客户的验证,并顺利开发了日韩、欧美客户;8英寸衬底研发进展顺利,并实现了样品的产出。有机硅下游高端产品等技术研发也在有序推进,为公司未来在硅基能源赛道上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构建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产品方面,公司不仅进行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提升,且在强链、延链、补链上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研发并基本实现光伏组件配套边框密封用硅酮密封胶、电池片封装用液体硅橡胶、高性能有机硅弹性体涂料等产品的产业化。

  (三)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生产设备自动化改造

  公司把能源资源保障作为支撑产业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浪潮中,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报告期内,公司对石英砂矿产资源进行配置,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生产所需,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筑牢基底。此外,公司还大力挖掘内部潜力,持续推进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围绕各产品生产线,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供应链全过程,公司积极推进数智战略全方位落实,生产基地通过采用PLC、DCS、APC等自动化平台和工具以及PMS、LIMS、MES等信息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全天候安全、高效生产,在车间生产稳定性、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等方面均获得大幅提升,将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办公、智慧物流等协同板块凝聚成为合盛智慧新工业综合解决方案。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多渠道助力文化价值传播

  公司紧跟国家绿色发展导向,持续推进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相关工作的开展,积极创造可持续、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提质升级,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之间互相赋能。报告期内,公司更是在业内率先展开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为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迈出坚实一步。此外,围绕“科技、绿色、活力”的产业特质,公司持续探索体系化运作模式,多渠道助力文化价值传播,官方账号关注量与阅读量同比增长显著。与此同时,公司在人力管理上畅通“技术”和“管理”晋升路径,提供全流程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报告期内公司工业硅及有机硅产能产量进一步提升,销售量保持良好增长,受限于整体经济波动及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2023年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84亿元,同比增长12.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23亿元,同比减少49.05%。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我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显示出大国韧性,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扎实增长。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内外需求下滑等问题,我国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应变,务实进取,有力推动经济稳进向好。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产业的迅速扩张与发展,带动硅基产业链创新升级,激发企业新质生产力,向新能源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2023年,工业硅行业整体表现为供需双增、出口小幅缩减、价格区间震荡三方面。据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数据统计:供应方面,在光伏产业链新建产能的投产带动下,国内工业硅企业积极生产,全年产量达370万吨,同比增长13.8%。2023年工业硅价格整体持稳运行,区间震荡。上半年受下游三大领域需求影响,叠加高库存压力,工业硅价格呈下行趋势;三季度开始,随着原材料电极、硅煤、硅石、石油焦等价格上涨,供应端挺价结合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价格触底反弹,小幅上涨;四季度,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后,受电价增长与北方地区气候、电力等原因,综合推动价格再次止跌上涨。

  2023年,有机硅行业整体承压运行,但产量仍保持增长状态,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全年我国有机硅产量达到180万吨,2024年随着新增产能的投放,有机硅产量预计仍有小幅增长空间,对工业硅需求将持续增加。光伏行业持续蓬勃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216.88GW,同比增速达148%,受益于光伏行业的迅猛发展,多晶硅新建产能大规模释放。预计未来十年,多晶硅的高速增长仍将持续为工业硅消费带来强劲动力。

  展望2024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与双碳目标的引领,光伏产业的发展及有机硅下游新型材料的应用将持续带动上游产业消费的增长,工业硅行业仍会处于供需双增态势,硅产业未来可期。有机硅的消耗与下游行业景气度以及新增产能的投建进度紧密相连,随着国家层面实施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下游市场有望逐渐复苏,这将进一步推动有机硅消费量稳步上升。在国家“双碳”政策的推动下,多晶硅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光伏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5G、特高压等高速发展,都为上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预计我国工业硅、有机硅、光伏行业产能将持续扩大,并朝着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转变。同时,行业的集中度也将继续提高,企业结构的分化将更加明显,这为领军企业参与市场整合带来了更多机会。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截至2023年末,公司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已经与多晶硅、有机硅、硅铝合金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突出。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两大类。工业硅是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主要成分为硅元素,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机硅材料、合金材料的主要原料。有机硅是对含硅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其产品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由于有机硅材料具备耐温、耐候、电气绝缘、地表面张力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军工等行业广泛应用,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品类,大约有8,000多个品种应用在各个行业,有工业味精之称。

  (二)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工业硅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硅石、煤炭及石油焦等,均在各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向供应商采购,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公司采购硅矿石及煤炭时一般与供应商签署长期协议,以保证原材料成本优势。

  公司有机硅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硅块,以及甲醇、氯甲烷等化工原料。其中硅块由子公司直接供应,其他原材料主要是通过化工原料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或者从贸易商处采购。

  2、生产模式

  工业硅产品生产的关键设备工业硅矿热炉为24小时不间断生产,矿热炉设备生产周期平均为12-16个月,停炉俢炉周期平均为2-3周。公司生产部门联合销售部门根据产能情况、客户已下达订单情况、销售预期情况等综合确定生产计划,并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

  有机硅产品的整个生产安排围绕合成反应进行规划。合成反应装置每个周期运行45天左右,然后进行一次检修。合成反应的前道工序硅粉车间根据合成需要量进行制粉;后道工序精馏、水裂解等装置则在合成装置检修期间通过消耗中间库存保证系统连续运行,下游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及硅橡胶车间装置运行以平衡消耗前道装置产品为原则。销售部门根据每月装置的产能安排整体销售计划;涉及到具体规格型号的产品时,则由销售部门制定具体销售计划,上报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根据计划对不同规格型号产品的生产进行柔性调整。

  此外,公司结合主要客户的需求预测、市场供需情况、自身生产能力和库存状况进行库存动态调整,以提高交货速度,充分发挥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3、销售模式

  公司设置销售一部和销售二部分别负责有机硅及工业硅产品的销售。由于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属于工业品,因此公司的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通常通过行业会议、客户拜访及电话承揽等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和客户开发。为开拓市场、稳定销售并分散风险,公司采取了大客户和中小客户相结合的客户开拓策略,特别在有机硅领域,由于下游产业链较长、应用领域广阔、厂商众多,因此公司有机硅下游客户构成较为分散,规避了对单一客户过于依赖的风险。公司在客户维护过程中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公司的销售及技术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紧密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客户新动向和新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控制货款风险。

  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国内销售主要通过物流公司运输产品;公司产品的海外销售地域主要包括印度、韩国和荷兰等国家地区,海外销售主要通过远洋船舶运输产品。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工业硅及有机硅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近年来,公司主导或参与了《有机硅环体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硅》《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等四十余项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的制定或修改;建立了“合盛硅基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合盛硅基新材料研究院”、“浙江省合盛硅业硅基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完成了“年产3000吨化妆品级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大型有机硅单体合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二甲基二氯硅烷催化除杂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等多项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利用甲基三氯硅烷生产气相法白炭黑产业化技术”、“二甲基二氯硅烷”等多个项目被列入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其中技术成果“单套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生产核心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有:

  1、技术优势

  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完整掌握了工业硅及有机硅全产业链生产的核心技术。公司拥有专门的研发团队,并建立了完整的研发流程。截至2023年末,公司取得授权专利563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或修改47项,发表科技文章二十余篇。公司不仅高度重视技术开发,还将技术研发转化为生产力落到了实处,技术研发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多年来通过对主要产品生产工艺的潜心研究,在提产提质、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方面技术开发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行业内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技术研发团队不仅进行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提升,且在补链、扩链、强链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布局一系列新产品。

  2、产业链优势

  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公司业务同时涉及工业硅和有机硅领域,两者所产生的协同效应首先体现在相互的稳定器作用上,即一方面工业硅业务为有机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另一方面有机硅业务的原料需求也起到了稳定工业硅销售的作用,从而为工业硅扩大生产,降低成本,获得规模优势奠定了基础;其次,公司内部工业硅和有机硅生产和研发部门的沟通效率和沟通成本显著优于外部厂商之间的沟通情况,这有利于公司更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协调产品标准、解决技术问题,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深入开展工业硅在有机硅生产应用中的机理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实力和技术水平。

  3、业务布局合理优势

  公司的工业硅业务主要集中在新疆,当地具有原材料、能源等资源丰富,价格较低且质量高的优势。由于工业硅生产中电力消耗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因此能源价格的优势使公司的工业硅生产具备了明显的成本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在新疆地区布局石英砂矿产资源,分别取得一处探矿权及一处采矿权,为未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持续性和矿石质量的稳定性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优势。此外,公司目前的有机硅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四川省和新疆地区。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的核心省份之一,浙江及其周边省份有机硅产业链较为完整,下游企业数量较多,公司有机硅业务的地理位置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使公司更贴近客户和市场,从而提高了公司拓展客户和服务客户的能力。公司在西部有机硅生产基地的布局,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优势,实现了热电联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了公司对西部地区市场的覆盖能力,也可更好满足西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从而各省份对有机硅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4、内部管理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从内部挖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围绕各产品生产线,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供应链全过程,积极推进数智战略全方位落实,生产基地通过采用自动化平台和工具进行控制,实现全天候安全、高效生产。公司长期坚持卓越绩效管理,按照《卓越绩效模式准则》要求,对各层级活动的实施进行跟踪和监测,促使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企业运营绩效水平;公司内部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KPI/CPI绩效、5S管理、SAP系统对人、财、信息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5、品牌和质量优势

  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凭借着优良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产品性能,公司的合盛品牌已成为行业内知名品牌,多个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及嘉兴市名牌产品,甲基乙烯基硅橡胶通过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在市场竞争中,公司已成为多晶硅、有机硅、硅铝合金行业中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建立了广泛、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客户,也有利于公司未来向产业链下游的快速延伸。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84亿元,比上年增加12.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3亿元,比上年减少49.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1.88亿

  元,比上年减少56.80%,2023年度实现每股收益为2.24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目前,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已成为各领域共识,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加速向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硅基时代”转型升级。公司作为工业硅与有机硅行业领军企业,未来将继续专注硅基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稳健发展公司现有业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以客户为根本”的发展理念,打通光伏产业链产学研各环节,加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本优势,并借助成本优势扩大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市场绝对领先优势。

  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公司将进一步加码数智化转型赋能,继续推进覆盖全产业链的数智战略落实,提高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效率,不断加强“光伏+工业硅”、“光伏+有机硅”、碳化硅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快技术研发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办公、智效物流等协同板块加速凝聚成合盛智慧新工业解决方案。

  在新一轮产业发展浪潮中,资源能源保障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司高度重视能源资源保障工作,未来将不断开发利用已配置的矿产资源,保障生产运营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挖掘节能降耗潜力,进一步降低成本,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优势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企业在新型储能技术与新能源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不断加强自身在资源能源保障、先进智能化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助力中国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增强上游、延伸下游、完善产业配套和能源补链”的战略方针,按照“激发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提质优化上游产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横向发展有机硅副产品的深度综合利用,纵向构建下游多晶硅、光伏产业链的一体化生产方式,继续投入硅基新材料研发,以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以产业升级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实现硅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效整合,不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推进企业持续进步发展。2024年公司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八方面:

  一是保障各地工厂稳定有序运行,最大限度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稳产满产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步推进光伏一体化项目建设和投产。通过深入调研市场,充分预估未来需求趋势,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借助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公司管理层将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充分协调相关资源要素保障生产工作和项目的顺利推进实施。

  二是梳理公司产业链配置,更加重视能源资源的保障与应用,持续完善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对已有资源的勘探与评估,制定更详细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倡导资源低耗利用的“绿色采矿”方式,利用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加深企业在新型储能技术与新能源尖端领域的紧密结合,规划“源网荷储”绿色发展模式,引领产业全面协同发展,通过整合生产资源有效提升综合治理水平,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三是推进工厂信息化建设及生产设备自动化改造。通过提升覆盖全产业链的自动控制系统效率,增强生产稳定性与产品质量,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决策水平,进而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持续推进企业管理和组织变革,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分析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状况,全面梳理内部各项管理流程,通过数字化系统跟踪分析,持续推动3P项目实施落地,完善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多元化薪酬福利政策,加大引进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力度,构建与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人才梯队,实现人才的战略储备。

  五是进一步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加强合作,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优化库存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同时建立灵活的供应链响应机制,保障供应链正常高效运行,通过集中采购模式的全面推行,持续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六是完善研发管理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行业一流的研发团队。加大硅基新材料及光伏产品应用端的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和高校以及研发机构的合作,协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研发成果专利保护,为企业长远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七是进一步延伸工业硅、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线。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等手段开发具有独特性能、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有机硅新产品,探索适用于5G、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的专用有机硅产品,同时持续推进8英寸碳化硅产品量产进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稳健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扩大行业领先优势。

  八是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依托硅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和零碳技术的规模化普及;强化公司全员安全及环保的红线意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逐步布局光伏全产业链,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光伏、建筑、电子、日用化学品、合金、汽车等下游行业。该等行业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及自身行业周期的影响会产生波动,光伏行业受土地、消纳等风险因素制约,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迭代迅速等风险日益加大。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因素、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等宏观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如宏观经济增速出现较大下降,或者客户所在行业或其下游行业景气程度降低或产能严重过剩,则可能影响该等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导致工业硅、有机硅及光伏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下跌,这些都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国内工业硅、有机硅以及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产业整合在不断推进,国内优势企业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行业将呈现规模、技术、资金实力全方位竞争的态势。如果国内优势企业进一步大幅扩张产能,或有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都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从长期来看,如果公司未来未能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和变化趋势,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有效控制成本,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则可能导致公司的竞争力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领先优势,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销售以市场为导向。甲醇、一氯甲烷和石油焦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受石油、煤炭等基础原料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工业硅、有机硅及光伏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根据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及供需关系变化而变化。因此,受行业上、下游及宏观经济整体波动影响,公司存在一定的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4、安全环保风险

  公司工业硅产品生产属于冶金生产,生产环节存在高温生产环境,有机硅产品生产属于化工生产,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弃排放物,光伏相关产品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设备老化、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增加设备故障和火灾的风险。公司产品的生产及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和环保风险。

  5、煤炭、电力成本优势及其相关风险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新疆地区的煤炭资源和电力成本优势,通过在新疆地区的战略布局,成功打造了煤电硅一体化的产业链。新疆地区生产的煤炭受开采条件较好、向内地运输不经济等因素影响,其本地的销售价格低于内地煤炭价格,公司通过采购当地的煤炭用于自备电厂发电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对报告期内公司成本控制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公司自备电厂通过采购新疆当地煤炭维持了煤炭及电力成本优势,但如果新疆地区煤炭价格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导致公司煤炭及电力成本上升,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不利影响。此外,鉴于合盛热电、鄯善电业和鄯善能源管理等公司在新疆地区的自备电厂在公司整体业务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重大贡献,上述公司自备电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若因管理缺失、安全及环保工作不到位等经营性原因,或受政策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意外停产、减产事件、发电成本大幅上升或遭受监管部门处罚,亦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较大不利影响。

  6、公司未来产能进一步提升带来的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作为国内工业硅、有机硅龙头企业,报告期内各产品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成本控制能力强,且下游客户群庞大、稳定,市场需求近年来也总体保持了增长趋势,有利于新增产能的消化。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及环保监察力度的不断加强,同行业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也为公司产能的消化提供了空间。但是,不排除未来光伏、建筑、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因产业政策、市场放缓、产能过剩等因素使得需求萎缩,以及同行业公司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扩产项目上马将对未来的市场供需平衡产生冲击,其中光伏行业也会面临因装机容量的快速扩张而导致消纳风险日趋严重的情况,这都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降,造成公司未来新增产能无法及时消纳,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7、政策风险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中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2021年6月23日,公司下属子公司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清单,美国公司对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出口时需要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证;2021年6月24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针对合盛硅业及子公司生产的硅基产品发布了暂扣放行令;

  2022年6月17日,美国通过《涉疆法案》,阻止新疆制造进入美国市场,严重损害产业的合法权益。

  上游采购端,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未向美国公司采购管制产品和技术,生产经营活动所使用的技术来自于自主研发,国产设备可以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求。下游销售端,公司产品以内销为主,出口比例较小,且以出口欧洲及东南亚国家为主。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部及海关等部门进行沟通,申请移出实体清单和暂扣放行令,并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在移除工作未完成之前,公司未来存在对美国出口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由于公司部分下游客户的终端产品销往美国,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到公司下游客户,继而可能沿产业链间接影响至公司;除美国外,不排除其他国家或地区采取类似贸易保护措施,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22
合盛硅业
击败了90%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17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6.21亿股,占流通A股57.7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1.9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