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4 22:12:16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粮科技00093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深加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条长、产品极为丰富,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氨基酸、有机酸、饲料等系列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化工电子、生物能源、生物材料、饲料原料等多个领域,对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报告期内,淀粉行业依然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竞争压力,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行业平均开工率在57.6%左右,同比增长2.6%,随着新建项目相继投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老旧装置逐步被新装置替代。进出口方面,2023年玉米淀粉进口量 0.63万吨,同比减少18%,2023年出口继续受阻,出口量仅0.22万吨,同比减少99%。

  报告期内,国内乙醇消费规模预计900万吨左右,同比小幅提升。其中燃料乙醇消费规模约35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以上,增幅达25%,主要受疫情管控取消、汽油掺混具有经济性等因素驱动;白酒等食品饮料消费规模预计 175万吨,同比减少 20万吨,降幅约10%,主要受“新国标”实施后白酒需求降低等因素影响;化工医药消费规模预计250万吨,同比变化不大;无水乙醇下游消费规模预计120万吨,同比增长15万吨,增幅约14%,主要受碳酸甲乙酯/二乙酯行业扩能拉动。乙醇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部分老旧企业出现严重亏损问题,被迫减产停产,面临生存危机。

  报告期内,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依然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市场应用潜力逐步释放。随着限塑类政策的不断推出和我国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普遍预计 2026年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将超过100万吨,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总体上,报告期内,玉米深加工行业经营形势变化较大,一方面行业产能持续扩张,产品供应大幅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环境和市场复苏低于预期,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局面加剧,产品价格下滑,行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大幅减弱。

  2.行业政策情况

  (1)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 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本次文件特别提到要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随着种子技术的增强,国内玉米单产水平还有提高空间,玉米产量有望稳定在高位水平,有效缓解现阶段玉米供需格局偏紧的局面。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意味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终于迈出关键一步。我国最早于 2012年开始在多地试点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此后又于2017年3月暂停受理CCER相关备案申请。CCER市场是燃料乙醇产品切入碳交易的重要平台,此次CCER的重启是燃料乙醇产业的多年期盼,对推进先进技术和项目落地、加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3)《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一部分:通则》。2023 年2 月1日,国家标准《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一部分:通则》正式实施。该标准为生物基塑料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的评价提供了标准技术依据的基础,将助推塑料行业碳中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2023年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多项与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相关,分布在农林牧渔业、石化化工、轻工、纺织等领域,鼓励类目录有全生物降解地膜、高强度易回收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二氧化碳高效利用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纤维素生化产品开发与生产,生产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内酯(PCL)、聚3-羟基烷酸酯(PHA)、聚乳酸纤维(PLA)等在内的可降解纤维材料等。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厚度低于 0.025 毫米的超薄型塑料袋,厚度低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被列入淘汰类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发布,进一步显示了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政策决心。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中粮科技作为国内规模、技术领先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经营领域包括食品及食品原料、生物能源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定,主营业务无变化。

  一是食品及食品原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味精、柠檬酸和食用酒精等,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下游细分市场及客户个性化需求,持续加大开发变性淀粉、专用淀粉、小包装糖、风味糖浆、调味糖浆、定制柠檬酸等差异化产品,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式服务。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功能糖产业布局,自主研发的阿洛酮糖异构酶已获批国内首个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有力促进阿洛酮糖项目实施。

  二是生物能源领域,主要产品为燃料乙醇,主要应用于乙醇汽油的制备。公司始终保持燃料乙醇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积极推进原料多元化战略,构建了以玉米燃料乙醇为主,灵活使用木薯和不宜食用的水稻、小麦等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线,已建成并持续优化纤维素燃料乙醇中试线,具备非粮生物质乙醇生产技术储备。同时为适应市场化需求,燃料乙醇生产线已进行全面柔性生产改造,可灵活转产特级酒精、化工酒精、药用酒精、无水酒精等产品,并积极推进二氧化碳、生物饲料等副产品的开发,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报告期内,安徽生化公司二氧化碳扩建项目、一期乙醇生产线改造项目、肇东公司酒精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建设。

  三是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主要业务为基于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可再生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和开发,产品广泛用于包装物、农膜、纺织、工程塑料、医疗等领域,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丙交酯(用于生产聚乳酸)项目的投资建设。同时探索开发生物基材料前沿技术,已具备并持续优化高收率乳酸提取纯化工艺、PHA中试生产线工艺优化、PLA/PHA共混改性等关键技术,致力于全面打通生物可降解材料全产业链。

  2.公司经营模式

  采购端,公司积极加强商情研判,强化期现结合,有效控制原料成本和采购风险。并持续实施原料多元化采购策略,统筹组织黑龙江、吉林、河北、安徽等玉米产区原料门前自收,加大进口玉米及筛下物等采购力度,积极寻求替代原料,有效保障原料供应。同时,公司积极持续推进煤炭、物流、辅料及备品备件等物资集采,尤其是推动煤炭矿上直采比例大幅提升,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端,公司结合市场供需情况,通过生产精细化管控,灵活调整生产节奏和原料、产品结构,保持各生产装置良好运行。同时,坚持对标找差距,系统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推进老旧装置升级改造,推动固废回收利用降本增效,努力打造“四化”程度高、系统成本低、人员效率高、运行安全稳定的现代化标杆工厂。公司持续抓牢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提升”行动和提升本质安全工作,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公司有序推动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落实“双碳”建设,完善碳管理体系,确保碳管理体系最大限度融入企业生产运营和日常管理。

  销售端,公司持续坚持“大宗+特种”的销售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共创价值、实现共赢。公司不断加强中长单管理,着力提升大客户和直销比例,积极开发细分市场需求,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提升解决方案式营销水平。

  研发端,公司持续构建和完善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研发创新体系,贯彻实施符合中粮科技发展方向的研发战略规划。统一研发规划与研发资源配置,建立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研发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研、产、销”协同,搭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平台,服务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研发解决方案,不断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增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经营模式持续优化

  公司坚持“成本领先+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大宗+特种”模式,推动业务转型升级。2023年度,公司以“精细管理、研发赋能、管理提效、技术进步”为年度工作主题,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和挑战。公司进一步健全购销一体化管控模式,强化期现结合和购销联动,形成“统一商情研究、统一原辅料采购、统一套期保值、统一销售管理”的购销管理模式。并全面深入推行系统低成本方案,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严控成本,提升企业市场化竞争力。积极拓展特种产品应用领域,特种糖浆、变性淀粉、特种酒精、二氧化碳、生物饲料等市场开发取得显著进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2.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进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公司已制定未来五年研发规划,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淀粉、淀粉糖、乙醇、生物材料等多领域进行专利布局,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系统。截至 2023年底,公司累计授权专利 601件,累计参与制定各项标准 100余项,主持起草《有机酸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 5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联合起草《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控制技术导则》《发酵菌种智能高通量筛选技术规范》《生物发酵规模化制备技术导则》等标准 10项。公司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应用,在调味糖浆新产品开发、变性淀粉配方开发、阿洛酮糖异构酶获批、生物菌剂和生物饲料新产品开发、酒精功能酵母菌株开发等方面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3.安全、质量和环保稳定可控

  公司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安全创造价值”的安全发展理念,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为核心,持续推行“四化”建设,通过“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控”,打造高人效现代化工厂,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抓牢安全、质量和环保工作。2023年,公司重点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提升”活动,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未发生三级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接受各级政府食品安全方面抽检合格率100%,接受各级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结果100%合格。

  4.业务组合和布局具备优势

  公司是国内唯一集食品及食品原料、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为一体的玉米深加工综合性上市公司,战略定位上高度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司的燃料乙醇、果糖业务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显著的产销区布局优势,安徽生化公司酒精柔性生产改造项目、肇东公司酒精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已于 2023年完成,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阿洛酮糖异构酶获得国内首家批准;丙交酯项目正在有序建设,聚乳酸全产业链即将贯通。随着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依托多年发展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客户关系,公司多产品组合和国内外布局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式服务,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行业产能过剩引发市场激烈竞争,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倒逼企业停限产,大宗产品价格下跌,行业盈利水平达历年低位。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粮科技积极应对总体盈利回落的不利局面,坚定转型升级理念,全力推动减亏增盈。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如下:

  1.优化采购策略,促进降本增效。坚持原料多元化采购策略,积极寻求原料替代,采购替代原料同比提高4%,采购成本低于当期国内玉米采购价格,有效实现原料多元化降本。发挥内部协同优势,依托泰国公司代收代储木薯10.3万吨;东北企业发挥自有蒸汽烘干优势,自行烘干玉米102万吨,同比增加18%,有效降低原料收储成本。与多家煤矿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煤炭矿上直采,通过供应商资源整合、提高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原辅料、备品备件和物流集采比例,全面实现采购降本增效。

  2.调整销售策略,特种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淀粉业务重点保大客户、重点高价客户需求,持续优化客户网络渠道,积极开发直销客户,提升直销客户占比;南方糖厂抓住市场机会,提升前 10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积极增量创效;燃料乙醇业务积极巩固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市场份额,销量同比增长约 10万吨。同时,特种淀粉、特种糖浆、特种酒精、特种柠檬酸等主要特种产品销量持续增加,同比增长约14%;加快拓展二氧化碳、生物菌剂等市场应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3.持续优化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本质安全和风险防范能力。总体工艺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淀粉收率、酒精发酵酒度、味精发酵产酸等技术指标稳中有升,淀粉、酒精、味精蒸汽消耗同比下降显著。质量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未发生三级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抽检 100%合格,环保监督检查结果全部合格。继续全面推进“四化”建设,完成“四化”建设项目58项,加快典型案例推广应用。

  4.推进战略转型,业务规划稳步落实。安徽生化公司一期乙醇生产线改造项目、肇东公司酒精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安徽生化公司二氧化碳扩建项目均已按计划建成投产,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丙交酯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按计划推进建设。阿洛酮糖新建项目、淀粉糖扩建项目已完成前期论证和筹备工作。公司战略布局逐步完善,加快形成企业发展新动能。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2023年,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玉米加工能力达到 1.2亿吨,实际玉米加工量约 7,600万吨,行业以大宗同质化产品为主,平均开工率约为63%,同比略有上涨,但受制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行业盈利能力同比大幅减弱。整体看来,行业进入了发展期后期,淀粉、乙醇、淀粉糖等产能严重过剩,仍需加快整合进程,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减少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消费者不仅追求食品的美味,更对健康与无添加提出更高要求。企业迫切推动产品升级,积极拓展功能性食品领域的解决方案,以天然的方式为食品健康助力。具有健康功能属性的阿洛酮糖、海藻糖、膳食纤维、小品种氨基酸等产品迎来较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绿水青山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也将大力推行节能降碳技术应用,积极研究资源综合利用,非粮生物可降解材料、非粮生物能源、生物二氧化碳、微生物菌剂及生物饲料等产品也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持续推进“大宗+特种”的发展模式,以“成本领先+科技创新”为双轮驱动,通过提升一体化经营管理能力、贯彻实施系统低成本方案、加快研发成果转换、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等手段,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构建市场化核心竞争力,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公司将坚定食品方向,延伸淀粉产业链条,重点发展以淀粉糖为核心,功能糖、变性淀粉、发酵产品为主要补充的多元食品类产品线组合,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作为国内乙醇行业重点企业,将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以现有产能为基础,进一步夯实“三化”转型,通过原料多元化、生产柔性化,二氧化碳、生物饲料等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业务市场化发展。公司将深入研究老旧装置改造,通过“四化”建设打造系统成本低、人员效率高、运行安全稳定的现代化标杆工厂,提高行业竞争力。公司研究制定未来五年研发战略规划,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和机构深入合作,重点开发营养、健康和具备特殊功能性食品,以及非粮生物能源、非粮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探索战略发展机会。

  (三)经营计划

  2024年,中粮科技将全面提升一体化运营管理效能,以系统低成本保经营稳定,以创新发展促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扭亏为盈。

  1.优化采购策略,狠抓采购降本。坚持原料多元化战略,建立业务运营与期现统筹机制,加强商情研判,做好成本分析测算,结合企业经营效益及生产计划安排,灵活调整采购策略,利用好玉米进口配额指标,积极寻求木薯、水稻、小麦、高粱等替代品采购机会,提高厂内自烘干、自收储能力,实现原料降本。继续加大集采力度,加深与各大煤企合作,推进煤炭矿上直采,实现能源降本;建立采购各环节集中管理机制,优化合格供应商,提升采购议价竞争力和过程规范性,提升辅料和备品备件集采率,实现物资降本;充分分析各企业物流运输形态,以“应集尽集”为原则提升物流集采比例,减少倒运费用,实现物流降本。

  2.全力开拓市场,强化销售增效。淀粉业务重点推进产品差异化、渠道化,进一步提高特种淀粉销量,加大行业大客户、直销客户开发力度,全力倾斜行业高价区域销量,提升直销占比。乙醇业务持续做好燃料乙醇战略合作客户的供应保障,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拓展无水乙醇、药用乙醇等高价产品市场,提高差异化乙醇销量;并积极拓展生物发酵饲料市场,推动原料气和二氧化碳产品销售,实现酒精副产品销售创收。淀粉糖业务继续提升产品销量,优化客户结构,稳定中高端市场份额,力争特种糖浆销量再上新台阶。

  3.推进生产技术进步,实现挖潜增效。对标找差距,通过装置升级改造提升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进数字化工厂试点建设。加强生产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实现挖潜增效。从“源头、过程、终端”全过程控制风险,确保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双碳建设,提高碳管理体系政策适应性,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碳资产升值。

  4.持续研发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开发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完善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发展。食品业务围绕特调糖浆、功能糖在饮料、烘焙、调味品、乳制品、宠物食品等领域开展风味与感官的应用研发;以木薯变性淀粉、蜡质玉米变性淀粉、阿洛酮糖、水溶性膳食纤维、小品种氨基酸、VE甾醇等为原料,开展功能性食品的应用研发。乙醇业务进一步推动超高纯乙醇工艺技术开发应用,深化纤维素乙醇技术研究,推进功能酵母、饲用微生物菌剂、差异化饲料产品开发,保持技术行业领先。探索生物材料前沿技术,开展聚乳酸改性树脂、PLA/PHA专用树脂研发与应用,高品质丙交酯工艺研发与产业化等研发项目,推动生物材料全产业链技术优化。

  5.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发展战略落地。加强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项目合规、有序、达标建设。稳固新建项目运营,全力提升公主岭公司变性淀粉项目、安徽生化公司二氧化碳扩建项目高负荷、高销量运行。优化淀粉糖产业布局,积极开展西北、华南、华东等区域调研选址,加快推进成都公司淀粉糖二期项目投资建设。全面落实老旧企业生产装置系统改造,持续优化项目工艺设计和建设方案,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提供保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

  2.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风险。

  3.产业政策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6
中粮科技
击败了89%的股票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16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1.18亿股,占流通A股60.2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29元。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